現出白色。
韋小寶道:「天亮啦,我去官裡打聽打聽。
」陳近南道:「歸家夫婦父子若是不幸失手,你務須想法子搭救。
吳大哥的事出於誤會,須怪他們不得。
要知道大義為重,私交為輕。
他們對我們的侮慢,也不能敖在心上。
」韋小寶道:「師父吩咐,弟子理會得。
隻不過………隻不過他們倘若已殺了小皇帝,弟子就算拼了小命,也救他們不出了。
」想到小皇帝這當兒多半被歸家三人刺死,不禁心中一陣難過,險些掉下淚來,陳近南點了點頭。
沐劍聲道:「今日北京城中定有一場大亂,兄弟在外面還有不少朋友,須得趕着出去安排,要大家分散了躲避,待過了這塲風頭再說。
」陳近南道:「正是。
敝會兄弟散在城内各處的也很不少,大家分頭去通知,所有相識時江湖上朋友,人人都得小心些,可别遭了禍殃。
今晚酉正初刻,咱們仍在此處聚會,商議今後行止。
」衆人都答應了。
當下先派了四名天地會的兄弟,出去察看附近有無異狀,待得回報平靜無事,這才絡續離府。
韋小寶将要出門,恰好孫思克回來禀稱奏章已遞交宮門侍衛,那侍衛的統帶一聽說是副總管韋大人的密奏,接了過來,立即飛奔進去呈遞。
他三人在宮門外等侯,直到五鼓,那統帶還是沒有出來。
現下王進寶、趙良棟二人仍在宮門外候訊,因怕韋大人挂念,因此他先行回來禀告。
韋小寶道:「好,你瞧瞧張提督去。
」憂心仲仲,命手下親兵押了假太後毛東珠,坐在一乘小轎之中,進宮見駕。
來到宮門,隻見四下裏悄無聲息,十多名宮門侍衛上前請安,都道:「總管大人辛苦了,這揚州地方,可好玩得緊哪。
」韋小寶心中略寬,尋思:「宮裏若是出了大亂子,他們定沒心情來跟我說揚州甚麽的。
」微笑着點了點頭,問道:「這些日子,大夥兒都沒事吧?」一名侍衛道:「托總管大人的福,上下平安。
隻是吳三桂老小子造反,可把咱們皇上忙得狠了,三更半夜也常常傳了大臣進宮議事。
」
韋小寶心中又是一寬。
那可不大妙了。
(頂峰按:此處文字有誤,1753。
修訂本為:另一名侍衛笑道):「總管大人這一向京,幫着皇上處理大事,皇上就可清閑些了。
」韋小寶笑道:「你們不用拍馬屁。
我從揚州帶回來的東西,好兄弟們個個有份,誰也短不了。
」衆侍衛大喜,一齊請安道謝,韋小寶指着小轎道:「那是太後和皇上吩咐了要捉拿的欽犯,你們瞧一瞧。
」随從打開轎簾,讓宮門侍衛搜檢。
衆侍衛循例伸手入轎,查過并無兇器等違禁物事,笑道:「總管大人這次功勞不小,咱們又好讨升宮酒喝了。
」
韋小寶進得宮來,一問乾清門内班宿衛,得知皇上在養心殿召見大臣議事,說道從昨兒晚上議到此刻,還未退朝。
韋小寶一聽大喜,心想:「原來皇上忙了一晚沒睡,召見大臣之時,自然四下裏戒備得好不嚴緊。
歸家那三個人就算摸進了宮裏,養心殿四下千百盞燈籠點得明晃晃地,他們又怎近得了皇上?倘若小玄子早早上床睡了覺,烏燈熄火,隻怕昨晚已經糟了糕啦。
可見他做得皇帝,果然洪福齊天,幸好吳三桂這老小子打仗得勝,皇上才心中着急,連夜議事。
」
當下來到養心殿外,靜靜的站着伺候,他雖得康熙寵幸,但皇帝在和王公大臣商議軍國大事,卻也不敢擅自進去。
等了大半個時辰,内班宿衛開了殿門,隻見康親王傑書、明珠、索額圖等一個個出來。
衆大臣見到韋小寶,都是微笑着拱拱手,誰也不敢大聲說話。
太監通報進去,康熙即刻傳見。
韋小寶上殿磕頭,站起身來,隻見康熙坐在禦座之中,精神煥發。
韋小寶心中一陣喜歡,說道:「皇上,奴才見到你,可………可真高興得很了。
」他擔了一晚心事,眼見康熙無恙,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
康熙笑道:「好端端的哭甚麽了?」韋小寶道:「奴才是喜歡得哭了。
」康熙見他真情流露,笑道:「很好,很好!吳三桂這小老子果真反了。
他打了幾個勝仗,隻道我見他怕了,不敢殺他兒子。
他媽的,老子昨天已砍了吳應熊的腦袋。
」韋小寶吃了一驚,「啊」的一聲,道:「皇上已殺了吳應熊?」
康熙道:「可不是嗎?衆大臣都勸我不可殺吳應熊,說甚麽若是王師不利,還可跟吳三桂講和,許他不削藩,永鎮雲南。
又說甚麽吳應熊一殺,吳三桂心無顧忌,更加兇狠了。
呸!這些膽小鬼。
」韋小寶道:「皇上英斷。
奴才看戲文『群英會』,周瑜和魯肅對孫權說道,我們好投降曹操,主公卻投降不得。
咱們今日也是一般,他們王公大臣好跟吳三桂講和,皇上卻萬萬不能講和。
」康熙大喜,在桌上一拍,走下座來,說道:「小桂子,你若是早來得一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