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二四回 巧殺欽犯

首頁
    生魚湯是不加自己尊号的,皇上是鳥生魚湯,自然也不加了。

    不過照奴才看來,打平吳三桂之後,皇上倘若不加幾個頭銜風光風光,未免太也吃虧。

    」康熙笑道:「吃什麼虧?」韋小寶道:「打平吳三桂之後,皇上大封功臣,犒賞三軍,上上下下,大家都要升宮發财。

    皇上自己非但升不了官,反而要大開庫房,黃澄澄的金子、白花花的銀子,一箱箱搬将出去花差花差,豈不是大大破财麽?」康熙笑道:「你就是沒有學問,沒出息。

    掃除吳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那就是你主子的升官發财。

    」韋小寶道:「原來如此。

    」康熙道:「不過蕩平吳逆之後,群臣一定是要上尊号的。

    這些馬屁大王,有事的時候不能為朕出力分憂,一等大功告成,他們就來檢現成便宜大拍馬屁了。

    」韋小寶道:「皇上事事有先見之明。

    咱們到那時候靜靜的瞧着,那有幾個官兒請皇上自己升官,那幾個就是馬屁大王。

    」康熙笑道:「對!那時候老子踢他媽的狗屁股。

    」君臣相對大笑。

     果然不出康熙所料,吳三桂平後,群臣便上尊号,歌功頌德,大拍馬屁。

    康熙下谕說道:「賊雖已平,瘡痍未複,君臣宜加修省,恤兵養民,布宣德化,務以廉潔為本,共緻太平。

    若遂以為功德。

    崇上尊稱,濫邀恩賞,實可恥也。

    」這道上谕中已是說得十分嚴峻,但群臣兀自不悟,以為康熙不過是假意推辭,又再請上尊号。

    康熙下手谕道:「朕自幼讀書,覺古人君行事,始終一轍者甚少,賞以為戒。

    惟恐幾務或曠,鮮有克終,宵衣旺食,祁寒盛暑,不敢少間。

    偶有違和,亦勉出所斷。

    中夜有幾宜奏報,披衣而起。

    總為天下生靈之計。

    今更鮮潔清之效,民無康阜之庥,君臣之間,全無功績可紀。

    徜複上朕尊号,加爾等官秩,則徒有負愧,何尊榮它有?」群臣拍馬屁拍在馬腳上,給康熙斥責一頓,鬧得灰頭土臉,這才不敢再請。

    此是後話,按下不表。

    康熙笑道:「皇帝自己加尊号,那是多得很的,不算希奇。

    明朝有個正德皇帝,那才叫奇了。

    」韋小寶道:「這個皇帝,奴才見過他好幾次。

    」康熙奇道:「你見過他好幾次?做夢麼?」韋小寶道:「不是。

    奴才在戲台上見過的。

    有一出戲叫做『梅龍鎮』,正德皇帝遊江南,在梅龍鎮上見到一個賣酒姑娘李鳳姐,生得美貌,跟她勾勾搭搭。

    」康熙笑道:「這個正德皇帝喜歡微服出遊,李鳳姐的事,說不定真是有的。

    這個皇帝不加自己尊号,卻愛封自己的官,他封自己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總兵官』,遇到有甚麽風吹草動,他就下一道上谕:『北寇犯邊,特命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總兵官朱壽率六軍往征。

    』朱壽就是他的名字。

    後來打了一仗,其實是敗仗,他卻說是勝仗,功勞很大,下一道聖旨,加封自己為鎮國公,加俸祿米五千石。

    」韋小寶哈哈大笑,道:「這人皇帝不做,卻去做鎮國公,真是有趣。

    」康熙笑道:「當時大臣一齊反對,說若封鎮國公,就要追封祖宗三代。

    皇上自己稱為鎮國公還不打緊,皇上的祖宗三代都是皇帝,他們一定不肯降級。

    那正德皇帚不理,一定做鎮國公,後來又說立了功勞,加封自己為太師。

    幸虧他死得早,否則官越封越大,到後來隻好自己篡自己的位,索性做皇帝了。

    」韋小寶一聽到「篡位」兩字,不敢多言,隻是乾笑幾聲。

     康熙道:「這個正德皇帝做了許多胡塗事,害得百姓很苦。

    固然他自己不好,但有一半也是他左右的太監和臣子教壞他的。

    」韋小寶道:「是,是。

    壞皇帝愛用壞太監和奸臣,好皇帝用的就是好太監和忠臣。

    」康熙微微搖頭,說道:「那也不然。

    好皇帝身邊,壞太監和奸臣也是有的,隻不過皇帝若是不胡塗,就算給人蒙蔽得一時,到後來終於能揭穿奸臣的陰險狡猾。

    」韋小寶道:「是。

    是。

    」一顆心不由得怦怦亂跳。

     康熙道:「毛東珠那賤人的奸夫,叫什麽名字啊?」韋小寶道:「他叫作瘦頭陀,真的名字叫什麽,奴才就不知道了。

    」康熙道:「他這樣胖,像是一個肉球,怎麼叫瘦頭陀?」韋小寶道:「聽說他本來是很高很瘦的,後來服了神龍教教主的毒藥,便縮成一團,變成個矮胖子了。

    」康熙道:「你怎知他跟毛東珠躲在慎太妃的轎中,協迫太後送他們出宮?」 韋小寶心念電轉:「皇上先說我命人擊斃反賊,救了太後,功勞很大。

    此刻又說他二人躲在太妃轎中,脅逼太後送他們出宮。

    如此說來,歸家三人行刺之事,皇上還不知道。

    皇上不知道這件事,那是上上大吉,否則追查起來,我總脫不了幹系。

    不過歸家三人這時逃走了也罷,給活捉也罷,給打死也罷,終究是瞞不過的,我又怎麼說才好?」 康熙見他遲疑不答,問道:「怎麽?有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