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二五回 盡知底蘊

首頁
    掉了五個,那砍你的甚麽?」韋小窦道:「這個…這個…奴才隻好真的做太監了。

    」康熙忍不住哈哈大笑,罵道:「他媽的,你倒會打如意算盤。

    」韋小寶愁眉苦臉的道:「皇上砍了我的兩隻手兩隻腳,奴才多半是活不成了,脖子上這顆腦袋,砍不砍也差不多。

    」心想:「他連沐王府也知道了,當真是消息靈通之極。

    」 康熙伸手入衣袖之中,取出一張紙來,念道:「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青木堂香主韋小寶,屬下徐天川、玄貞道人、錢老本等等;沐家的沐天聲、柳大洪、吳立身等等,三名進宮的刺客是歸辛樹、歸二娘、歸锺。

    一、二、三、四…一共是三十八名反賊,除了你自己暫且不算,一共是三十七名。

    」 韋小寶雙膝一屈,又即跪下,磕了兩個頭,說道:「皇上,這一幹人雖然說要反清複明,不過他們也沒能反成功、複成功。

    讓我去跟他們說,皇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過去未來,甚麽都知道了。

    皇上說過大清江山萬萬年,那定然不錯。

    反清是反不成的,大家不如散夥了吧。

    」康熙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厲聲道:「你是一意抗命,不肯去捉拿反賊了?」 韋小寶心想:「江湖上好漢,義氣為重。

    我若把師父他們都捉了來,皇上一定砍他們的頭。

    這樣一來,韋小寶出賣朋友,變成吳三桂啦。

    唉,當時甚麽人不好冒充,偏偏去冒充小桂子。

    小桂子、小桂子,可不是吳三桂的兒子嗎?我這個伯爵大人也不要做了,想法子通知師父他們大家逃走,滾他媽的臭鴨蛋吧。

    」 康熙見他不答,心中更怒,喝道:「到底怎樣?你難道不知自己犯了大罪?我給了你改過自新,将功贖罪的良機,卻還在跟我讨價還價?」韋小寶道:「皇上,他們要來害你,我拼命阻擋。

    奴才對你是講義氣的。

    皇上要去拿他們,奴才夾在中間,難以做人,隻好向你求情,那也是講義氣。

    」康熙怒道:「你心中向着反賊,那是順逆不分,目無君上,還說講義氣?」說着頓了一頓,說道:「你救過我性命,救過父皇,救過太後,今日我若殺你了,你心中定然不服,要說我對你不講義氣。

    是不是?」到此地步,韋小寶索性硬了頭皮,說道:「是的。

    從前皇上答應過的,奴才就是做了錯事,皇上也饒我性命。

    萬歲爺的金口,說了可不能反悔。

    」康熙道:「好啊,你倒深謀遠慮,早就伏下了這一着棋子,哼,其心可誅。

    」 韋小寶不懂「其心可誅」這四字是什麼意思,料想也不是什麼好話,自從識得康熙以來,從沒見過他發這樣大的脾氣,心想:「我這顆腦袋,那是砍下了一大半啦。

    小皇帝的脾氣,向他求情沒有用,隻有跟他講道理。

    」說道:「皇上,我拜過你為師,你答應收我為徒弟的。

    那陳近南,也是我的師父。

    我若是存心害你,那是欺師滅祖。

    我若去害那個師父,也是欺師滅祖。

    再說……再說,皇帝砍奴才的腦袋,當世稀松平常。

    可是師父砍徒弟的腦袋,卻有點兒不大對頭了。

    」 康熙心想:「收他為徒的戲言,當時确是說過的。

    這小子恃寵而驕,無法無天,居然将我跟天地會的匪首相提并論,實在胡鬧之至…」正想到這裏,忽聽得遠處隐隐人聲喧嘩,乒乒乓乓的,又有兵刃相交之聲。

    韋小寶跳起身來,說道:「好像有刺客。

    師父,請你坐着,讓徒兒擋在你的身前。

    」康熙哼了一聲,心想:「這小子便有千般不是,對我畢竟有忠愛之心。

    」說道:「你以後再也不可叫我師父。

    你不守本門的戒規,本師父将你開革出門了。

    」說到這裏,不禁有些好笑。

    隻聽得腳步聲響,有數人奔到殿門之外,停住了不動。

     韋小寶走到殿門之後,立刻拿起門闩上了闩,這是性命攸關的事,手腳之快,無與倫比,喝道:「什麼人?」外邊有人大聲道:「啟奏皇上:宮中發見了三名刺客的蹤迹,内班宿衛巳團團圍住,不久便可擒獲。

    」韋小寶心道:「歸家三人終於逃不出去,」喝道:「知道了。

    即速加調一百名宿衛,到養心殿前後護駕。

    屋頂上也得站三十名。

    」殿外的侍衛首領應命而去。

    康熙心想:「他倒想得周到。

    那日在五台山遇險,那個白衣尼姑從屋頂破瓦而下,果是難以防備,幸虧這小子奮不顧身的在我身前擋了一劍。

    雖然我跟他二人都穿了護身寶衣,但若這一劍不是刺在胸口,而是刺在臉上,一般的沒命。

    」 過了一會,吆喝聲漸輕,但不久兵刃撞擊聲又響了起來。

    康熙皺起了眉頭,道:「連三名刺客也拿不住。

    倘若來的是三百名、三千名,那怎麽辦?」 韋小寶道:「皇上不用煩惱,像歸辛樹這等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