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三八回 獻俘報捷

首頁
    咐擊鼓升帳,聚集諸将,問道:「咱們營裏共有多少水龍?」一名掌管軍需的參将,禀道:「啟禀大帥,共有一十八架。

    」韋小□皺眉道:「太少,太少!怎麼不多帶一些?」那參将應道:「是!」心想:「軍營中失火之事并非常有,一十八架水龍也已夠了。

    」韋小寶道:「我要一千架水龍應用,即刻差人去附近城鎮征調,幾時可以齊備?」 當地是極北邊陲,地廣人稀,最近的城鎮也在數百裡外,所有城鎮又都貧乏得緊,寥寥數百戶人家,與中原的大不相同,未必就有水龍,要征集一千架水龍,那是決計無法辦到。

    那參将臉有難色,道:「啟禀大帥,一千架水龍,在關外恐怕找不到,得進關,往北京天津趕運過來。

    」韋小寶怒道:「放屁!去北京天津調水龍,那得多少時候?打仗的事,半天也耽擱不起!」那參将喏喏連聲,臉色大變,心想:「這一下我的腦袋可要搬家了。

    」 那欽差坐在一旁,忍不住勸道:「大帥,你的貴尿已經射上了羅刹人城頭。

    這個……這個貴精不貴多,咱們這一仗已經赢了。

    以兄弟淺見,似乎可以窮寇……窮寇莫射了。

    」 韋小寶搖頭道:「不成!沒一千架水龍,辦不了這件大事。

    」那欽差心想:「你這大帥也胡鬧,這射尿鬥氣之事,偶一為之,開開玩笑。

    那也無傷大雅,豈能大張旗鼓的來幹?少年皇帝愛用少年将軍,他們君臣投緣,旁人也不敢多嘴。

    但如鬧得太過不成體統,未免贻笑天下。

    」欲待再勸,卻聽韋小寶道:「衆位将軍,那一位能想出妙計,即刻調到一兩千架水龍,那是一件莫大的功勞。

    」 朋春道:「請問大帥,要這一千架水龍,是用來…用來射尿上城嗎?」韋小寶笑道:「咱們有了一千架水龍,若是用來射尿上城,那裡又有這許多人來拉尿?一百萬兵也不夠啊。

    」朋春笑道:「正是。

    屬下蠢得很,要請大帥指示。

    」韋小寶笑道:「剛才我見本帥的貴尿射上城頭,立即結成了冰。

    倘若咱們用一兩千架水龍連日連夜的将熱水射進城去,那便如何?」 衆将一怔之下,腦筋較靈的數人先歡呼了起來,跟着旁人也都明白了,大帳之中歡聲如雷,衆将齊叫:「妙計,妙計!水漫雅克薩,冰凍鹿鼎山!」過得片刻,歡聲漸止,有人便道:「就算要到北京、天津去調,那一千架水龍也要連夜趕運過來。

    」當時便有數名副将、佐領自告奮勇,讨令去徵集水龍。

     洪朝職位低微,排班站在最後,這時躬身說道:「啟禀主帥,末将有個淺見,講主帥定奪。

    」韋小寶道:「你說吧!」洪朝道:「末将是福建人,家鄉地方很窮,造不起水龍,鄉村中失了火,大家便用竹筒水槍救火。

    那竹筒水槍,是用一根粗大毛竹打通了,末端開一個銅錢大的小孔,另一端用一條木頭活塞插在竹筒之中。

    救火之時,将水槍的小孔浸在水裏,活塞後拉,竹筒裏便吸滿了水,再用力推動活塞,水槍裏的水就射出去了。

    」韋小寶嗯了一聲,凝思這水槍之法。

     何佑道:「啟禀主帥,這水槍可大可小,卑職小時候,跟同伴玩耍,用水槍射人,倒也有趣。

    就可惜這一帶沒大毛竹,要裝大水槍,這種大竹筒也得過了江長才有。

    」韋小寶問洪朝道:「你有什麽法子?」洪朝道:「末将心想,這一帶大毛竹是沒有的。

    大松樹、大杉樹卻多得很。

    咱們将大樹砍将下來,把中間剜空了,就可做成大水槍。

    」韋小寶道:「要剜空大松樹的心子,可不大容易吧?」 一名姓班的副将是山西木匠出身,說道:「啟禀主帥,這事倒不難辦。

    先将大木材鋸成兩個半片,每一爿中間挖成半圓的形狀,打磨光滑,然後将兩個半爿合了起來,木材中間就是空心的一個圓洞了。

    兩個半爿并湊之時,若要考究,就用筍頭,如果是粗功夫,那麼用大鐵釘釘起來也成了。

    」韋小寶大喜,叫道:「妙極!做這麽一枝大水槍,要多少時候?」班副将道:「小将自己動手,一天可以造得一枝,再趕夜工,可以造得兩枝。

    」韋小寶皺眉道:「太慢,太慢。

    你到各營去挑選幫手大家一起幹,你做師父,即刻便教徒弟。

    這是粗活,既不是新娘子的紅漆馬桶,也不是财主家裏定造的棺材。

    水槍外的樹皮也不用剝去,隻要能射水入城,那就行了。

    衆将官,大夥兒馬上動手,伐木來造水槍吧!」 衆将得令,分帶所屬士兵,即時出發,去林中砍伐木材。

     關外遍地都是松杉,額爾古納河一帶處處森林,百年以上的參天喬木也是不計其數,清兵大軍出動,不到半天便伐了數千株大木材來。

    軍中士兵本來做過木匠的有一百多人,班副将調集在一起,再找了四五百名手藝靈巧的士兵相助,連夜開工,趕造水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