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三夜也情願,就怕你聽膩。
”跟人送上琵琶來,玉如意輕輕一撥,唱了起來,唱的是個“一半兒”小曲:“碧紗窗外靜無人,跪在床前忙要親,罵了個負心回轉身。
雖是我話兒嗔,一半兒推辭一半兒肯!”陳家洛拍手叫好。
乾隆聽她吐音清脆,俊語連翩,風俏飛蕩,不由得聽得癡了。
玉如意轉眸一笑,露出兩個酒窩,回頭過來望着陳家洛,又唱道:“幾番的要打你,莫當是戲。
咬咬牙,我真個打,不敢欺!才待打,不由我,又沉吟了一會,打輕了你,你又不怕我;打重了,我又舍不得你。
罷,冤家也,不如不打你。
”乾隆聽得忘了形,不禁叫道:“你要打就打吧!”陳家洛呵呵大笑。
李沅芷躲在父親背後抿着嘴兒,隻有李可秀、白振一幹人綁緊了臉,不敢露出半絲笑意。
玉如意本來不笑,見他們這樣一副尴尬相,“噗哧”笑出聲來。
乾隆生長深宮,宮中妃嫔歌女雖多,但都是端莊呆闆之人,幾時見過這種江南名妓?隻見她眉梢眼角,風情萬種,歌聲柔媚婉轉,加之湖上陣陣花香,波光月影,如在夢中,漸漸忘卻是在和江洋大盜相會了。
玉如意替乾隆和陳家洛斟酒,兩人連幹三杯,玉如意也陪着喝了一杯。
乾隆從手上脫下一個碧玉般指來賞給了她,說道:“你再唱一個。
”玉如意向衛春華望了一眼,琵琶聲調頓轉凄切,唱的是一曲“寄生草”:“一面琵琶在牆上挂,猛擡頭看見了它。
叫丫鬟摘下琵琶彈幾下。
未定弦,淚珠兒先流下。
彈起了琵琶,想起冤家。
琵琶好,不如冤家會說話。
”唱得聲調愁苦,泫然欲淚。
乾隆笑道:“你的冤家到那裡去了啊?”玉如意道:“被皇帝拉去打回人去了。
”
乾隆淡淡一笑,道:“大丈夫立功異域,那正是建名立業之秋,隻有可喜,有什麼好悲傷的呢。
”玉如意道:“啊喲,他們大将軍大元帥,才越打仗越升官發财啊,那些被拉去壯丁當夫子的老百姓,留得一條性命回來已是謝天謝地啦,還說什麼立功呢,你這位老爺倒會說笑話兒。
”乾隆被她搶白了幾句,一時倒讪讪回答不上話來。
李可秀喝道:“你别不知輕重,胡言亂語。
”玉女意站起來福了一福,說道:“小的瞎說八道,老爺你别生氣。
”
陳家洛問道:“你那相好的叫什麼名字?怎麼會被征到回強去?”玉如意道:“不瞞公子說,那也不是甚麼相好的,是我的親表哥,他叫焦授,我們倆從小在一塊玩兒,後來爹把我許配了他。
指望他好好做買賣,積幾兩銀子成家立業,那知皇帝忽然要打甚麼回強,硬生生把他拉去了。
這幾萬裡外冰天雪地,沒飲沒食的,今生多半是不能回來啦。
”陳家洛聽她說得十分凄苦,不禁動容,轉頭乾隆道:“回人遠在萬裡之外,又沒過犯,朝廷勞師遠征,窮兵黩武,實非百姓之福呢。
”乾隆“哼”了一聲,并不置答。
兩人又對飲了幾杯,湖上花香越發濃了,陳家洛道:“我有一位結義兄弟,笛子吹得最好,可惜不在這裡,我實在想念他得緊。
”李沅芷嘴唇一動,要想說話,可是又忍住了。
乾隆問道:“兄台從回強趕回江南,說是為了朋友之事,可就是為了這位朋友麼?”陳家洛道:“這位吹笛子的兄弟和我都是為了來營救另一位朋友,可惜始終沒能成功。
”乾隆道:“不知貴友犯了甚麼事?”陳家洛道:“敝友不知怎樣得罪了官家,所以身入囹圄之中,思之令人神傷。
”乾隆問道:“貴友叫甚麼名字?”陳家洛道:“他姓文名泰來,江湖上人稱奔雷手。
”
此言一出,乾隆和李可秀都為之聳動,他們明知陳家洛是紅花會頭腦,但決想不到他竟會單刀直入的提到這件事。
白振向衆侍衛暗使眼色,叫各人加意戒備,看來一場惡鬥已勢所難免,衆侍衛都伸手去摸身上所藏着的兵刃。
陳家洛看在眼裡,微微笑道:“仁兄這幾位侍從想都是一身好功夫,不知仁兄從何處覓來?”乾隆不答,笑着指指白振,說道:“剛才聽他說,仁兄身懷絕技,小弟日間失眼,隻當是一位文弱書生,那知竟是江湖豪俠,可否一顯身手,令小弟開開眼界。
”陳家洛道:“小弟末技,何足道哉,這位身上藏着判官筆,一定是打穴名家,就請取出來走幾招如何?”說着指一指乾隆身後的一個侍衛。
那名侍衛姓範,名叫中思,既然能使判官筆,當然武功已非泛泛之輩,剛才他調戲駱冰,以為隻是一個普通船娘。
沒提防被她踢下水去,吃了大虧。
他聽陳家洛指出他長衣内藏着判官筆,不由得一驚,心想:“他怎麼知道?”原來兵刃外雖有長衣罩住,總不免微微凸起,陳家洛内外各派兵器全都練過,一看當然知道。
範中思正沒好氣,自恃一身武藝,這時想在皇上面前顯露一下,于是就說:“要是公子瞧得起,就請賜招。
”取出判官筆,輕飄飄的縱起,落在船頭。
陳家洛見他浮嚣傲慢,不予理會,指着玉如意對乾隆道:“這位姑娘身世可憐,仁兄何不賜予援手,使他們有情人得成眷屬呢?”乾隆眼睛瞟着玉如意,見她神情柔媚,楚楚可憐,心中很是喜愛,正在想待會怎樣命李可秀把她送入宮中,怎樣把事做得隐秘,以免有損清譽,被人背後罵他破壞祖宗家法,忽聽陳家洛問起,一時答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