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

首頁
    作者:王夢來源:中華三國在線友盟論壇文藝區編輯:王夢一 “棺椁入土了,大王……” 侍者小聲地在劉備耳旁說。

     雙眼一直含着淚,呆呆地望着那靜靜放入坑穴的棺木,擡手将被風吹起來的一縷白發攏了攏,默默地邁步上前。

    有些費勁地彎腰,用力地抓起了一把泥土。

    劉備的手有些顫,想說些什麼,但是嘴唇卻僵冷地張不開。

    旁邊的随員過來挽住他,他輕輕地擺脫了他們,又往前走了幾步,更專注地望着那黑漆的木棺,半晌,緩緩地揚起手,一陣風過,那泥土吹散了,順着劉備的指縫灑了下來。

    撲撲地落在了棺木上。

     祭禮高唱着:“封穴——”。

     二十名虎贲齊齊地揚起了鍬鎬,霎時哭聲一片。

     劉備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小聲地歎息着:“公佑……走好。

    ” 一連幾天,劉備的臉上始終如成都的天氣,陰氣森森。

    那個随和平易,又豪爽慈祥的老人像是變了個人。

    時常一個人屏退了左右,獨自坐在漢中王府的花園裡發愣。

    侍者們也是面面相觑,無論說什麼,劉備總是那副無所謂的表情,淡淡地一笑,随即又回整了面容。

     他靠在湖心小亭的欄杆上,閉着眼,眼前盡是孫乾那忠厚、和善的面龐。

    那個在他極端困頓時,一次次讓他渡過難關的人,如今也離他而去了。

    渾濁的老淚順着眼角往外浸着。

    劉備也不去擦,隻管讓它流。

     “啟奏大王。

    ” 劉備閉着眼,一動不動。

     “軍師将軍巡視東川已回,在宮外候見。

    ” 眼睛使勁地閉緊了,猛地睜開,刷地站起身,急急地往外走。

    恨回廊九曲太長,怨深宮千重愈密。

    到了後來,竟似小跑一般了。

     孔明在外殿等着劉備,羽扇輕搖着,昔日那個自信滿滿的、唇邊永遠漾着讓人琢磨不透的笑意的年輕軍師,如今更添了成熟、智慧的風度。

     聽見熟悉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孔明從座位上起身,及至見到了劉備,他趨步迎了上去,恭敬地欲行大禮。

     “大王……”。

     劉備沒有容他倒身下拜,雙手将他的肩抱住,“孔明,你可回來了。

    ”淚水打開了匣門,沒有止意。

    “公佑……殁了。

    ” 孔明的眼睛也紅了。

    他攙着劉備,安撫着他。

    “大王節哀。

    ” 劉備一邊擦着眼睛,一邊拉着孔明的手,“你跟我來。

    ” 兩個人又順着彎曲的回廊向着湖心小亭的方向走去,到了亭子裡,劉備的情緒平穩多了。

    孔明扶着他坐下,自己退在一旁侍立着。

    劉備擦着眼睛,不滿地望着他,用手示意着,讓他坐下來。

    孔明又施了一禮:“臣謝坐。

    ”方規規矩矩地坐了。

     劉備吩咐侍者去拿果品,為孔明烹茶。

    孔明又起身欲謝,劉備有些着惱,側着臉冷冷地望着他:“軍師好像和我越來越生分了?” 孔明看了看劉備,笑了笑。

    未置可否。

     劉備又緩和了眼神,拉過孔明的手拍了拍:“别和我生分。

    你這樣,讓我不自在。

    ” 孔明小聲地說:“如今,您已是漢中王了。

    行止若無分寸,會讓朝臣無狀,無狀則神散,神散則做事不專……” “好了好了,我懂,我都懂。

    ”劉備苦笑着。

    “可是這裡有别人嗎?啊?你看看你現在的樣子,我看着就來氣。

    我告訴你諸葛孔明,現在你必須給我随便點!” 孔明盯着他半晌,劉備一點也不回避他的目光,仿佛是個執拗的孩子,孔明終于“撲哧”一聲笑了:“好好。

    遵命。

    ” 說着,将身子向後一仰,雙腿屈起,兩手抱住了膝。

    然後又看看劉備,仿佛在問:“這總行了吧?” 劉備對他這個姿勢十分滿意。

    臉上又見笑意,搖搖頭:“孔明,你知道嗎?你變了,我有時候都怕見你。

    ” “哈!這可不要亂說。

    大王……” “你看,又來了吧,什麼大王?我聽着就跟叫土匪似的。

    ” “主公。

    ” “嗯。

    這個好。

    你看人家益德,見了我就是‘大哥’,痛快,我一聽見這個,我心裡就跟打開兩扇門似的了。

    ” 孔明搖搖頭:“主公,亮有言在先,當着旁人,我可不能如此。

    ” 劉備笑歎了一聲:“唉,你說你,簡憲和為人狂放不羁,當着我他都沒有半分禮儀,你知道不知道,他硬是讓你吓怕了呢。

    ” “亮這麼可怕嗎?”孔明笑問。

     “那天我跟他議事,他半躺着跟我說話,我說他沒規矩,他說他老了,坐不住了,這個家夥。

    後來,門口的侍衛忽然叫了一句‘軍師到’,你猜怎麼樣?” 劉備說的興緻勃勃。

    孔明歪着頭看着他。

    劉備将手一抱:“嘿!他噌的一下就起來了。

    坐得比樹都直。

    ” 二人哈哈大笑起來。

    劉備笑過,眼裡又浮上淚:“唉,憲和也去了一年多了。

    孝直那樣一個壞脾氣,說沒也沒了。

    子仲又病病歪歪。

    ” 孔明将頭枕在了膝上,還是歪着臉看着劉備。

     “人生皆如此。

    主公,你太重感情了。

    不過,這是做你的臣子的最大的幸運。

    ” 劉備笑了笑:“雲長遠在荊州,益德鎮守巴西。

    子龍像個悶嘴的葫蘆。

    誰能跟我說說體己話呀。

    你看我當了這個漢中王。

    孔明,我說這話,你别寒心,真不如我在新野的時候……快樂。

    ” 孔明點點頭:“我理解。

    可是,這是沒辦法的事。

    主公要創業,難免要失去很多。

    ” “我知道。

    我懂。

    所以,我身邊隻有你了,你不要和我生分。

    我現在唯一高興的,就是雲長還在,益德還在”。

    他又拍拍孔明的手:“你還在。

    ” 正在說着,黃門侍者匆匆走進來:“啟禀大王,荊州急件。

    ” 君臣二人一起坐正了身子。

     作者:221.0.83.*2005-11-1314:22回複此發言 2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二 對于劉備來說,他的天在瞬間崩塌了。

    關羽的敗亡,荊州的陷落,這一切來的是如此的突兀,讓人沒有一點心理準備。

    可笑自己還在幻想着二弟進攻樊城,與成都的大軍一起出擊,向着隆中對裡提出來的“出荊州之兵以向宛洛,率西川之士以出秦川”的宏圖大業前進。

    那百姓們“箪食壺漿”的動人場面仿佛已經離他很近很近了。

     可事實比海市蜃樓更讓人絕望。

     壞消息紛至沓來,曹丕竟然廢漢自立了。

    四百年的大漢朝一撣指間成了漢室遺老夢中的繁華。

     本來聽聞關羽的噩耗,劉備便下了命令要馬踏東吳。

    可是不料,年将花甲的他,受不了一個又一個的打擊,終于倒在了榻上。

     侍臣悄無聲息地守衛在一旁。

    蒼老的劉備直瞪着一雙充血的眼睛,茫然地望着描金帳頂。

    眼角的淚光似閃着駭人的紅色。

     孔明輕輕地走進來,用眼睛詢問着劉備貼身的侍臣,侍臣微歎地搖了搖頭。

    将目光移到榻前的食案上,食器裡滿滿的,分毫未動。

     孔明同情地向着侍臣們點了點頭,他知道,這些忠心的侍衛衣不解帶地侍奉主公也是十分疲勞了。

    他将羽扇輕輕擺了擺,示意他們下去歇息,侍臣們感激地向孔明微揖,輕輕地退了出去。

     孔明悄悄地走向榻邊,微屈了身子:“主公。

    ” 如果不是劉備将目光移了過來,孔明真以為躺在床上的是一個偶人。

     見了孔明,劉備總有一種見了親人的感覺,見了親人就沒有必要忍着痛說笑,咬着牙喊好。

    他鼻子抽着,下嘴唇抖個不停,老樹似的手緊抓住孔明的手,明晃晃的淚水又一次沖下了暗黃的面頰。

    孔明也似萬箭攢心一般。

    他握着劉備的手,側身坐在了榻上。

     “孔明……我沒用啊……我沒用啊!我救不了二弟!!我救不了聖上。

    ”劉備死死攥着孔明的手,說的咬牙切齒,說的淚水滂沱。

     “主公。

    你難道不想為二君侯報仇?不想為大漢雪恥了嗎?”孔明在劉備耳邊大聲地說,甚至有些怨怒。

     “我想!!!”劉備摔開孔明的手。

    “我恨不得将碧眼兒食肉寝皮!!我想将曹丕點了天燈!!!”劉備的表情仿佛已将孫權嚼在了口齒間。

     “我也想!主公,我比你更想。

    ” 劉備的眼睛亮了,淚水在刹那間幹了。

    “真的嗎?孔明,你說的是真的??可是……他們都……你……竟然??” “可是我比主公你理智。

    我知道,報仇要有兵士,要有糧草,要有謀臣,要有安定的後方,還要有個安康、冷靜的主帥。

    ”孔明直望住劉備的眼睛:“你說呢?主公?” 劉備也望着他,半晌,老淚又滑了下來,他用力地拍打着孔明的肩:“我就知道,魚要做的事,水是會全力配合的”。

    孔明深深地點點頭。

     “所以主公,接下來,臣去調配兵馬,集草屯糧,物色随征人選,好不好?” 劉備無比感激地握着孔明的手,隻是不停地點着頭。

     “可是主公,你也不能坐等啊。

    ”劉備在孔明臉上又捕捉到一絲惡做劇,這讓他感到一陣溫暖。

     “你說,你讓我幹什麼?我馬上辦!!” 孔明笑了笑,俯身從食案上端起一碗肉粥,捧到劉備的跟前:“主公,我們等着有一個硬朗壯碩的主帥呀。

    ” 劉備有些仇恨地看了看那個粥碗,又擡頭看看孔明,孔明沒有一絲退讓的意思。

    二人僵持着。

     孔明歎了一聲,将碗又放下:“主公看來是說的響,還是心有畏懼,也是,江東勢氣正旺……” 劉備聽到“江東”二字,他猛地将被子一掀,翻身下了地,一個趔趄,險些撲倒,孔明忙扶住他。

    他竟有些粗魯地推開了孔明,氣哼哼地坐到食案邊,仿佛那上面擺的是孫權的肉,是曹丕的血,他恨恨地撕咬着,一邊用眼睛望着孔明。

     孔明坐在榻邊,微笑着搖了搖頭。

     出了劉備的寝宮,孔明長出了一口氣。

    董允跟了上來:“軍師,大王可曾用膳了嗎?” 孔明無奈地點點頭:“唉,真是難死了。

    我說,如果不吃飯,就不能率兵報仇,主公才發狠似的吃了。

    ” 董允驚訝地望着孔明:“難道軍師也同意主公發兵東吳??軍師,這可萬萬使不得。

    ” 孔明用羽扇擺了擺:“唉,我何嘗不知。

    先讓主公進食,下面再說吧。

    ” “可是,主公若是病體康複之後呢?” 孔明轉身,望着遠處的落日:“唉,能拖一天就拖一天吧。

    也許,讓主公冷靜一下,我等再一一陳說利害,主公……”說着這話,孔明自己都沒有信心,他搖頭一笑。

     “軍師,如今孫曹有交好之勢,漢嗣已亡,主公又急欲起兵,此事真應從長計議。

    ” 孔明停下腳步,想了想:“下面一步,我們要自己振作一下了。

    ” “如何振作?” “讓主公稱帝,以續大統!!”說的果決無比。

    語畢,也不等董允回言,拂袖而去。

     作者:221.0.83.*2005-11-1314:23回複此發言 3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三 “朕本無才德,皆賴卿等用命,方有今日。

    ” 登上九五的劉備身穿着皇帝的禮服,珍珠穿成的十二串琉冕将原本憔悴的面色映得有了些光亮。

    他的眼睛威嚴地掃了掃群臣,在百官之首的位置上略停了停。

    那裡站着那個他特許不着朝服的丞相。

    也許他不想拉開和他的距離,也許是這清雅素淡的羽扇綸巾讓他能追憶起往昔的樂事,在心頭湧起微微的溫馨。

     目光在這裡變得和緩了些。

    劉備調整了坐姿,使自己看上去更随意一些。

     “然,雖有江山萬裡,弟兄之仇未報,生之何益?朕今欲起合川之兵,踏平江東,為弟雪恨,衆卿以為如何?” 朝堂上死一般的沉寂。

    不少的文武偷偷地将目光瞄向丞相。

    卻在孔明的臉上什麼也讀不出來。

    他隻是靜靜的站着,微微低着頭,眼睛專注于白羽扇翎。

    近日操持劉備的登基大典、安撫燥動的群臣,使他整個人看起來有些虛弱。

    雖然臉上仍是從容的,但是眉宇間卻分明讓人感到一絲隐慝不住的疲憊。

     “陛下不可。

    ” 劉備默默地歎了一口氣。

    這個犟人,又來了。

    他向後微仰了仰身子:“子龍,你有何高見?” “陛下不可輕社稷而重義氣,想大漢之賊乃曹魏,陛下不攻,反伐聯盟之吳,是不忠于宗廟也。

    ” 孔明暗歎了一聲:子龍何必這麼說。

    你要是能用這樣的大道理說服了陛下,那可真是奇功一件。

     劉備果然沒有動怒。

    他隻是寬容地閉了下眼睛。

    慢慢地說道:“殺弟之仇,重于泰山北鬥,如不雪恨,空讓世人恥笑。

    ” “陛下,兄弟之情是私,國家之勢是公,望陛下公私分明,以服天下人心!”趙雲并未擡頭,一副抵死上言的樣子。

     “你?!”劉備不忍斥責那個從百萬軍中救回他兒子小命的忠心耿耿的将軍。

    他的手抖着,目光變得越來越寒冷。

     “趙将軍言之有理。

    陛下不可妄動兵馬,伐魏是公,伐吳是私,陛下……”益州學士秦宓一副慷慨的樣子,跨出了班列。

    而話音未落,隻聽得“哐”的一聲碎響。

    一隻玉硯已飛下了禦座,在秦大人的腳邊變成了朵朵翻飛的玉蝶。

     “大膽酸儒!!!”劉備拍案大怒:“你是個什麼東西?也來說三道四?桃園之情,豈是外人能曉??”這最後一句話幾乎是歇斯底裡地喊了出來。

    讓滿朝文武聞之色變。

     而劉備此話出口,竟下意識地将目光掃向了班首。

    他有些悔,不知道方才那句話是否撞在哪,撞破了什麼,隻望見白羽扇似乎微微一顫,劉備的心也跟着顫了一下。

    下面怒氣沖天的話生生被壓在了嗓子裡。

     而秦宓在愣了片刻之後,他将牙一咬:“陛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