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人物與金庸人物之比較

首頁
    相信三國人物與金庸人物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作者在這裡作一個比較,希望朋友們看了以後把你認為更搞笑的組合用評論告訴我。

     一、劉備與段延慶 點評:兩個人都是有雄心壯志的平民皇族,同樣有着坎坷的生活經曆,但不同的是一個人把艱難化為仁德,一個把艱難化為屠殺。

     情景再現: 劉:吾乃大漢劉皇叔,中山靖王之後,漢景皇帝閣下玄孫。

     段:俺乃延慶太子是也。

     劉:吾有兄弟三人,史稱桃園三兄弟。

     段:俺有兄弟姐妹四人,人稱江湖四大惡人。

     劉:搞錯沒有,女的你也跟她結拜…… “當當當當……”音樂起,葉二娘上,唱:“劉大哥說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 劉:“去去,這兒沒你什麼事,大人說話,小孩少插嘴。

    ” 葉二娘含淚下。

     劉:“俺兄弟英雄無敵,于萬軍中取上将首及,如囊中取物,這個你沒法比了吧!” 段:“哼,哼,俺四弟雲中鶴于萬人之中尋妙齡少女,如囊中取物,百發百中。

    ” 劉:“算你狠,再比點别的。

    俺有幾個如花似玉的老婆,而且還有四個可愛的小寶寶。

    ” 段:“俺一生隻碰過一次女人,那人就是刀白鳳,後來她領着個挺帥的小夥子,說是我的兒子,我不相信,她就帶着我去做親子鑒定,嗚嗚……想不到我段延慶為惡一生,竟然有自己的兒子。

    ” 劉(無語):“……嗚,兄弟,這一點你比我強,我瞅着我那個幾小兔崽子哪一個都不像我。

    ” 二、趙雲與葉二娘 點評:兩個人對嬰兒都是格外的喜歡。

     情景再現: 大理山道,茶花遍開,在崎岖的山路上,獨自走着一個青衫女子,長劍斜挂于背,懷中抱着一個嬰孩,她,就是人稱“無惡不作”葉二娘。

     傳說她每天都要搶一個嬰孩,玩到黃昏以後就殺死。

    人人都以惡人稱呼于她,但,又有誰能理解她,理解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的心,一個對孩子如此喜歡的人又怎麼忍心下此毒手。

     看着懷中的孩子,想到自幼就被人搶走的孩子,葉二娘悲從心中起,兩行清淚挂在臉胛,她懷着無限深情望着懷中的孩子,忍不住低吟一聲:“我的兒啊,為娘想死你了……” 長坂坡上,一騎白馬左突右刺,如入無人之境,純白的馬身染滿了鮮血。

     馬上,坐着一個白袍銀铠的年輕将領,他,就是人稱常山趙子龍的趙雲,與葉二娘相同的是,他懷中也抱着一個嬰兒,不同的是,四周沒有大理幽靜的景象,曹營數萬士兵已經将這圍成鐵桶一般。

     看着懷中的孩子,想到臨行前公主的千叮萬囑,本已筋疲力竭的他心中頓生萬千豪情,他大喝一聲,挺槍繼續向外沖突,終于殺開一條血路,他懷着無限深情望着懷中的孩子,忍不住低吟一聲:“我的兒啊,……”(導演上,不對,不對,趙雲,詞記錯了。

    ) 三、關羽與南海锷神 點評:兩人同樣有着非凡的武功,同樣對老大無限地效忠,但南海锷神似乎要憨得可愛一些。

     情景再現: 虎牢關外,盟軍營中發出震天撼地的一聲大喝,一員綠袍虎将沖出營寨,他面如重棗,眼若單鳳,手提青龍偃月刀,關外華雄措不及防,被他斬落馬下。

     營中,十八路諸候望眼欲穿,卻見那将領将華雄人頭扔在地上,好不威風啊。

     同樣是在大理,一個模樣古怪,連作者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的男子,手拿形如锷魚嘴的大剪,“咔嚓”一下,便将一名敵手的頭顱剪下,現場一片狼籍,慘不忍睹。

     這年月,愛好什麼的都有,可沒看見這哥倆這樣喜歡收集人頭的…… 四、雲中鶴與曹操 點評:這個勿須我多言,地球人都知道,他們出現的地方,女性人口存在的比例大大減少。

     但作者也要為曹公辯解一番,自苦英雄難過美人關,曹操作為一方霸主,三國枭雄,行動力極其豐富,加上天生的雄心壯志,使他的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的狀态,而女人作為曹公生活的調劑,就顯得必不可少了。

    所以說“教他不好色也難啊!” 至于雲中鶴這個惡賊,我就不多說了,大家盡管朝他扔雞蛋吧。

     有朋友說了,子昂,你别光整搞笑的啊,也整兩篇正經的啊。

     衆位别急,下面幾位我就說正經的。

     五、夏候敦與公孫止 點評:此二公均為獨眼,但造成獨眼的原因卻大不相同。

     公孫止貪圖美色,謀害親婦,蒙騙女兒,然天理昭昭,報應循環,蒙害自己的夫人不成,卻被自己的夫人裘千尺打瞎一隻眼,最後落得一個衆叛親離的下場,當真是大快人心。

     夏候敦被曹性射瞎一眼,大喊:“身體發膚,受之于父母,豈可随意丢棄。

    ”于是把眼含在嘴裡,奮力沖殺,斬曹性于刀下。

    此真頂天立地之好兒男也。

     六、諸葛亮與慕容複 點評:此二位均是心懷故國,以興複祖國為已任。

    不同的是一個成為千古第一名相,另一個卻落得瘋癫的下場。

     武候空有緯地之才,卻無回天之術,獨木難撐大廈(何況這大廈已經傷累遍體),最終憂勞成疾,殒于五太原,令人無不歎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