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武将十大颠峰時刻

首頁
    動突然襲擊,利用赤兔馬的機動力,狂奔下山(和黃忠有點相似),在預定的地方碰到顔良。

    由于已經說過的原因,顔良措手不及。

    但來看這個字---“刺”,按常理,刀應該是“砍”或“斬”。

    但這裡為什麼是刺?我個人估計是這樣的:關羽事先肯定聽說了顔良的勇猛,所以已經制定了一套招數來速戰速決,那就是出怪招!!!文中并沒有說顔良的動作,隻說心理“方欲問時。

    ”。

    那顔良是什麼動作呢?我們可以想象,他看見是提刀的将過來,第一反映就是向上架或向左右擋,如果是提槍的将來了他一定會防止胸腹部。

    可這就顯示出關羽的高明,他偏偏用了刀法中絕少的“刺”,一舉成功。

     綜上所述,雖然關羽斬顔良是占了突襲,雖然是占了赤兔馬的優勢。

    但這是在他周密部署和超強武力,自信,膽魄的基礎上展示出來的。

    比之後來戰黃忠,龐德等都要精彩得多。

    可以說關羽真正武力成名不是斬華雄,而是這次。

    無愧于關羽颠峰時刻。

     現在白馬還有一個孤魂,那是顔良,他為什麼不散去?他在尋找失敗的原因。

    十大颠峰時刻之四白馬坡的關羽。

     NO.3馬超潼關戰曹操。

     “潼關戰敗望風逃,孟德怆惶脫錦袍。

    劍割髭髯應喪膽,馬超聲價蓋天高。

    ” 馬超在十六歲時就有不俗表現,到了三十六歲正是年富力強,如日中天。

    在其父弟被殺,身負國仇家恨的情況下,終于在潼關上演了一場颠峰之戰。

    先前被稱為有“呂布之勇”,這次終于展示出了這樣的實力。

    看看他對陣的将軍和結果。

     “曹操背後于禁出迎。

    兩馬交戰,鬥得八九合,于禁敗走。

    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

    李通出迎,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于馬下。

    ”五子良将戰敗其二,而且是八,九合,二十合!嗚呼!!!除了呂布我實在想不出誰在三國還有這樣的武力!至于李通雖然不如前二人,但也是曹操的一員大将,曾經倚靠他擋劉表。

    結果是“數合”(不會超過十合)便死。

    注意,這不是偷襲,也不是突襲,而是真刀實槍,面對面的硬碰!馬超即使有爆發的理由(國仇家恨),可這要有絕對實力才能辦到。

    後來:“勿傷吾主!曹洪在此!”輪刀縱馬,攔住馬超。

    操得命走脫。

    洪與馬超戰到四五十合,漸漸刀法散亂,氣力不加。

    曹洪号稱防守能力超強,血氣方剛,刀法純熟,而且肩負阻擊馬超救曹操的任務。

    所以這也是曹洪的颠峰狀态,結果是四五十合,可以想象,要按一般情況也是就十餘合!馬超的武藝明顯有西域粗曠的風格,夠快,夠狠,夠“偏”(相比中原武術而言,估計曹将也是吃了這個虧)。

    神威天将在潼關顯示了颠峰實力。

     這樣的馬超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大呼:“馬兒不死,吾無葬地。

    ”“錦馬超”威震天下,名揚四海。

    如果您在潼關看到曹操的胡子,一定要保管好,那是古董,曹操為這事氣壞拉! 十大颠峰時刻之三潼關戰曹操的馬超。

     NO.2趙子龍單槍匹馬闖曹營 “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将五十餘員。

    ” 我覺得對趙子龍用四個字評價他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最合适——“孤膽英雄”(至于是不是統帥能力造成他隻有“孤膽”,就不是本文考慮的問題了,反正這樣更襯托他的武力一流)。

    想一想,一出場就是單槍匹馬鬥文醜,後來單槍匹馬殺裴袁紹占山寨,汝南單騎挑高覽,又單槍匹馬闖曹營,保諸葛祭周瑜,保劉備娶老婆,單身劫江奪鬥,即使七旬還孤身力殺五将。

    真是“渾身都是膽”的武将!但其一生的戰績還是以長坂坡最為著名。

     這一場殺,趙雲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可以說,一路狂飙,所向披靡,阻者即亡,讓者能生,上至将軍,下到小校,望見趙雲,如同瘟神,排山倒海,營帳相沖,即使張合,也不能敵,落入陷坑,平地躍起,劍斬拳打,血染征袍,翻身上馬,再沖敵陣,曹公見之,愛才心起,不許放箭,趙雲得免,将軍奮勇,一往無前,懷抱幼子,單騎突陣,槍挑劍砍,五十四将,砍旗兩面,奪槊三條,将軍神勇,曹軍無顔。

     呵呵,一口氣說了這麼多,隻能說趙雲一戰成名。

    要知道懷抱主公之子雖是動力,可也是累贅。

    至于青釭,隻是一個輔助因素,要是拿寶劍就能無敵,那夏侯恩做何解?從這一戰可以看出趙雲槍法必然快極(本來寫“極快”,覺得力度不夠)和極準,要是不夠快敵人大軍合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