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之十大絕殺

首頁
    三國通篇,武将之間的戰鬥發生了無數。

    此間很多戰鬥的描寫都非常之簡單,如某某一槍将某某紮下馬來,又如某某一刀将某某砍成兩段等等。

    這些都多的不勝枚舉,但對于有些名武将的殺人的着力的描寫,卻給三國演義帶來了無比的樂趣。

    今天先統計整理了十大絕殺的片段,供大家一娛。

     第十:雙挽人頭 原文:次日,李傕軍馬來迎操兵。

    操先令許褚、曹仁、典韋領三百鐵騎,于傕陣中沖突三遭,方才布陣。

    陣圓處,李傕侄李暹、李别出馬陣前,未及開言,許褚飛馬過去,一刀先斬李暹;李别吃了一驚,倒撞下馬,褚亦斬之,雙挽人頭回陣。

    曹操撫許褚之背曰:"子真吾之樊哙也!"随令夏侯惇領兵左出、曹仁領兵右出,操自領中軍沖陣。

    鼓響一聲,三軍齊進。

    賊兵抵敵不住,大敗而走。

     操手下的武将勇猛者,除典韋外,當屬許褚。

    先前操稱典韋為古之惡來,而此處許褚威風八面,被稱為吾之樊哙。

    可惜後來典韋死的早,隻有許褚獨撐曹操手下猛将的台面。

    虎癡許褚,雙挽人頭,真可屬絕殺。

     第九:錦馬超 原文:超潛步入韓遂帳中,隻見五将與韓遂密語,隻聽得楊秋口中說道:"事不宜遲,可速行之!"超大怒,揮劍直入,大喝曰:"群賊焉敢謀害我!"衆皆大驚。

    超一劍望韓遂面門剁去,遂慌以手迎之,左手早被砍落。

    五将揮刀齊出。

    超縱步出帳外,五将圍繞混殺。

    超獨揮寶劍,力敵五将。

    劍光明處,鮮血濺飛:砍翻馬玩,剁倒梁興,三将各自逃生。

    超複入帳中來殺韓遂時,已被左右救去。

    帳後一把火起,各寨兵皆動。

    超連忙上馬,龐德、馬岱亦至,互相混戰。

     五虎上将錦馬超,曾經和上面的許褚有過一場惡鬥,可惜未能分出勝負,不能形成絕殺,容我在以後的經典對戰中讨論。

    此番,馬超雖說中了曹操的詭計,但暴怒之下,一點也沒有丢失猛将的本色,以一敵五,居然還殺了兩個。

    “劍光明處,鮮血濺飛:砍翻馬玩,剁倒梁興,三将各自逃生。

    ”雖不及子龍力斬五将,但也殺的潇灑之及。

     第八:三八縱橫,黃豬遇虎 原文:淵分軍圍住對山,大罵挑戰。

    法正在山上舉起白旗;任從夏侯淵百般辱罵,黃忠隻不出戰。

    午時以後,法正見曹兵倦怠,銳氣已堕,多下馬坐息,乃将紅旗招展,鼓角齊鳴,喊聲大震,黃忠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

    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趕到麾蓋之下,大喝一聲,猶如雷吼。

    淵未及相迎,黃忠寶刀已落,連頭帶肩,砍為兩段。

    後人有詩贊黃忠曰:"蒼頭臨大敵,皓首逞神威。

    力趁雕弓發,風迎雪刃揮。

    雄聲如虎吼,駿馬似龍飛。

    獻馘功勳重,開疆展帝畿。

    "夏侯淵字妙才,可惜遇到了黃忠就不妙了。

    雖說他一直沒有他兄長夏侯惇這般出名,但他是比夏侯惇更有頭腦更有将才地,可惜淵性太剛,中了計。

    待得銳氣堕盡,被黃忠一刀兩段。

    黃忠雖老,卻也是五虎之列。

    以往大家都知道他射得一手好弓箭,卻忽略了老黃的刀法。

    其實老黃的刀,快而且準,一樣也是絕殺。

     第七:撥矢啖睛 原文:卻說夏侯惇引軍前進,正與高順軍相遇,便挺槍出馬搦戰。

    離順迎敵。

    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

    惇縱馬追趕,順繞陣而走。

    惇不舍,亦繞陣追之。

    陣上曹性看見,暗地拈弓搭箭,觑得親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

    惇大叫一聲,急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撥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遂納于口内啖之,仍複挺槍縱馬,直取曹性。

    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槍搠透面門,死于馬下。

    兩邊軍士見者,無不駭然。

    夏侯惇既殺曹性,縱馬便回。

    高順從背後趕來,麾軍齊上,曹兵大敗。

     照理說,夏侯惇刺死曹性并不算什麼,但是,他是在被射中左眼然後連眼球一起把出來之後刺死曹性的。

    拔出眼球,一口吞下,何等彪悍。

    那一槍,搠透面門,又是何等勇猛。

    此等氣勢,怎的不能算絕殺? 第六:小霸王 原文:策正攻城,忽有人報劉繇會合笮融去取牛渚。

    孫策大怒,自提大軍竟奔牛渚。

    劉繇,笮融二人出馬迎敵。

    孫策曰:"吾今到此,你如何不降?"劉繇背後一人挺槍出馬,乃部将于糜也,與策戰不三合,被策生擒過去,撥馬回陣。

    繇将樊能,見捉了于糜。

    挺槍來趕。

    那槍剛搠到策後心,策陣上軍士大叫:"背後有人暗算!"策回頭,怨見樊能馬到,乃大喝一聲,聲如巨雷。

    樊能驚駭,倒翻身撞下馬來,破頭而死。

    策到門旗下,将于糜丢下,已被挾死。

    一霎時挾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呼孫策為"小霸王"。

     說句實話,沒有這麼孱弱的對手,一點也不能體現出這些名将的厲害。

    孫策的揚名就是在于這次驚人的發揮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