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閑話·大時代的謝幕者

首頁
    豈會真心讓徐州?這套把戲與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所言:“若不可輔,君可自為成都之主”的效果一樣。

    欲擒故縱是也。

    而劉備枭雄如此,豈能不明其意?立刻就擺出仁德嘴臉:“萬萬不可!萬萬不可!!”于是兩人假意推讓一番。

    虛僞的很。

     陶謙不久就要死了,于是臨死前又叫玄德來要讓徐州——注意劉備的話::“君有二子,何不傳之?”這一句話妙極。

    我想——私自揣測——陶謙或許真的又用欲擒故縱:一旦玄德推辭,他就順水推舟把徐州給自己的兒子,又請玄德“善為輔之!勉之勉之!”可是玄德先把“君有二子”說了出來,陶謙沒法再開口,隻得一直讓下去。

    于是徐州坐入玄德之手。

     所以說,陶謙屬于文武都失敗的:用兵上慘敗于孟德,手腕上更輸于玄德。

    到頭來枉為他人做嫁衣裳。

     曆史上,陶謙是這樣的:“是時,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贍,流民多歸之。

    而謙背道任情:廣陵太守琊邪趙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見疏;曹宏等,讒慝小人也,謙親任之。

    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漸亂。

    下邳阙宣自稱天子,謙初與合從寇鈔,後遂殺宣,并其衆。

    ” 看明白了嗎?這麼一個好好的徐州,他一來就搞的污七八糟烏煙瘴氣,還居然放縱寇匪殺人越貨。

    我真懷疑曹操的老子就是他親手殺的。

    這樣一個老流氓,失敗是應該地。

    可是這裡又開始了一個疑問:這麼一個人,為什麼要把他寫成“為人溫厚純笃” 的人呢? 歸根結底是老羅的蜀漢情結作怪。

    魯迅曰:老羅寫劉備“狀玄德之長厚而似僞”,就是把他寫的太忠厚了反而虛僞。

    而玄德這樣一個“仁義”的人,他所援救的如果是個殺人越貨的流氓刺史,真的破壞他的形象,無奈隻得美化一下陶謙。

    可惜再怎麼美化,這個家夥還是很失敗。

    我認為。

     看一下注引,陶謙的老子是餘姚的縣長。

    也算世家子弟。

    他招惹曹操是六十三歲,說明也算遺老了。

    舊漢勢力的代表,在新興勢力面前一敗塗地。

    無論如何玩弄政治手腕,居然還不如一個賣席子的小子。

    故漢的官僚制度在亂世面前确實已經失去了所有的生命力。

    也不能怪陶謙無能,他也算漢吏裡的佼佼者。

    唯一可悲的是,他遇到了亂世。

     騎兵第一人 三國裡論步兵,孟德為首,論水軍,周郎不做第二人想,論到騎兵則難說了。

    溫侯、馬超、趙雲、曹仁、夏侯妙才個個都是龍精虎猛的男子漢,尤其是前三個,屬于内外兼修美體養顔的典型,人長的帥(傳說),單挑也都未曾輸人,所以人氣很旺。

    估計再加一個張遼可以湊個騎兵F4啥的。

     但說實話,論及騎兵作戰,這三個人還都不算頂級。

    最優秀的,其實是公孫瓒那老頭。

     公孫老頭在三國裡其實也是個死跑龍套的,先引出了劉備,又引出了趙雲。

    引完趙雲後老羅再未提他,一直到官渡前了,想到他了,于是借了一個探子的口幾句話就把他的故事結束了,那叫一慘。

     其實公孫老頭在東漢來說,其地位差不多有點象飛将。

    騎術極精,又熟悉漠北地形,匈奴屢入寇都被他打的屁滾尿流,看去簡直象霍去病似的。

    尤其是那騎兵帶的,白馬陣名聞天下,以至于匈奴隻能紮草人挂上公孫瓒的名字射着玩,射中了還喊萬歲,标準的意淫。

    現代被人幻想的美女都是可遇不可求之輩分,那時被人意淫的将軍都是無敵人物。

     公孫瓒在演義中的具體戰例僅兩次:一次在界橋和文醜猝然相遇,挑之,敗,落荒而逃。

    當時跳出來一個少年英雄救美,幾下把文醜趕跑了,然後自稱趙雲——其實那年他都快30了還少年……——公孫瓒當了一回龍套。

    第二天去和袁紹開戰,得意的擺了個什麼白馬陣,被審配一陣弓弩射的鬼哭狼嚎——注意,審配的弩在官渡初戰也起到決定性作用,厲害啊——袁紹人馬斬将奪旗的殺了過來,這時趙雲再次英雄救美。

    給人的印象是公孫瓒真叫失敗。

     但是冷靜的想一下,公孫瓒在191年與袁紹交惡,200年死,前後與袁紹交戰達九年。

    在遼東公孫康和河北袁紹黑山張燕的夾攻下撐九年,不容易啊。

    何況他當時年紀也老,不複勇猛了,手下除了趙雲又全是白癡,九年時間,他憑借北平一地的物力财力依然可以和雄兵百萬的袁紹征戰一方,真的是個優秀的人物。

     老羅寫三國時,一貫用如是手法:把某名将寫成白癡以襯托另一人。

    如皇甫嵩公孫瓒之類老名将還有曹操手下的于禁樂進都被犧牲了。

    可歎的是大家更容易被三國演義蒙蔽,生生的把三國騎兵第一猛男給忽略掉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