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的最後之戰——東吳滅亡記

首頁
    話,就允許陸凱以後可以擡頭看他,但别的大臣還是不行。

     孫皓這麼多毛病,但他身上總應該有什麼好處吧?一個全無雜質的壞蛋畢竟還是很罕見的。

    但是要從曆史記載中要找出孫皓的優點實在是不大容易,如果非要找的話,隻能說他跟他的左夫人王氏感情非常好。

    王氏死了以後,他非常悲傷,治喪的時候早上晚上都到靈前去哭,甚至幾個月不出朝,當時老百姓都謠傳他老人家駕崩了。

    這一點至少證明他還有人的某些基本情感。

    除此之外,我還沒有發現他身上别的優點,而且我認為,如果沒有曆史學的重大發現的話,要找出他還有其他優點,是很困難的。

     和魏晉比起來,東吳的體制相當獨特。

    它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而是一個由武裝豪族拼湊起來的國家。

    連它的軍隊也由各大家族分割掌握,而它的士兵也不象是戰士,而更象是奴隸。

     這個體制何以如此,還要從東吳的立國說起。

    東吳的創建者孫策出身于江東的地方豪族,不過豪歸豪,卻不是一流的豪。

    當時,江東吳郡(今蘇南)最顯赫的豪族是顧、陸、朱、張四家,會稽(今紹興一帶)的豪族則以虞、賀兩家為首。

    江東的政治局勢主要由吳郡四大家族控制,孫家排不上号。

    孫氏家族雖然出身江南,但後來卻跑到蘇北安徽一帶混事。

    在那裡,孫策結識了一幫哥們兒,在這幫小兄弟的幫助下,孫策渡江建國,統一江東,成了老大。

    和江東豪族比起來,這個老大多少算是暴發戶。

    他主要依靠的就是兩種力量,一個是江東的土著豪族,一個是随他南渡的北方人集團。

    北方人集團裡有鼎鼎大名的小帥哥周瑜,大力提倡做人要厚道的魯肅,還有諸葛謹、呂蒙、張昭等等。

    這些北方人集團在初期頗占優勢,赤壁之戰裡出頭露臉的也大多是這幫人。

     江東集團和江北集團有個很明顯的差别:前者一般都不大願意去江北打仗,對擴張吳國版圖沒什麼興趣,顯得胸無大志,一副呆在老家混吃等死的樣子。

    江北集團則更加熱中于戰争,喜歡發表“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之類的口号。

    當年赤壁之戰的時候,革命意志堅定,堅決要求對以曹操為首的反動派迎頭痛擊的,大部分都是江北集團成員。

    而虞翻啊,陸績啊什麼的,對改朝換代全不措意,公開散布右傾投降主義路線。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舌戰群儒裡的那些群儒,基本都是江東土著儒。

    遙想當年,諸葛亮一嘴中州河南話,在一片吳侬軟語的襯托裡裡應該很有氣勢:“咦!姓虞的你這龜孫還光想的投降勒,你個孬貨!”那是江南話的氣勢所萬萬不及的。

    先賢風采,真是令人神馳想像。

     兩個集團之所以有此差别,其中的原因也還是應了那句老話:有恒産者有恒心。

    江東豪族已經都是财主,家裡都有烏鴉飛不過的良田,看着家裡的糧食囤子,心滿意足,隻願意終老此鄉,别無他意。

    江東豪族牢牢把持住自己的地盤,江北集團始終沒能在江東置下大家業來。

    江北集團左看看,是陸财主家的地;右瞅瞅,是顧大戶家的莊子,當然就沒有多少“恒心”,樂意到江外冒冒險。

     北方集團初期雖有政治地位上的優勢,但這種優勢地位很不牢固,他們沒能在江東真正紮下自己勢力的根基。

    随着時間推移,這幫強龍慢慢就被地頭蛇排擠到一邊。

    到孫皓時代,能做到三公位置的基本都出身于江東豪族,北方人集團差不多被排擠幹淨。

    江東豪族把持了高級職位。

    比如顧氏家族裡的顧雍,一口氣幹了十八年的丞相。

    又比如陸氏家族長期控制了東吳精銳部隊的軍事指揮權,對東吳的影響舉足輕重。

    也正因為如此,陸凱才敢于要求擡頭看孫皓那副尊容,也許孫皓很覺得屈辱,和公交車上被揩油的少女一樣不舒服不情願,但也還是勉強同意。

     無論是孫家當皇帝,還是司馬家當皇帝,這些豪族都過得紅紅火火。

    等到後來司馬睿渡江之時,距離孫策渡江建國已有一百來年,而那些江東豪族依然如故。

    管他上頭是日本人還是胡司令,沙家浜還是那個沙家浜。

     當然,就象黑客帝國的海報裡說的:everythinghasstarthasend。

    東晉時期,江東土著豪族慢慢被東渡的北方豪族所取代,和東吳的曆史恰恰相反。

    不過這個就是後話了。

     孫皓在這個體制内殺人縱欲,但他無力摧毀這個體制。

    曆史連篇累牍地記載了孫皓的荒唐和暴虐,但是,在這些荒唐暴虐的背後,孫皓也有他的規劃。

    他并不是一個臉譜化的暴君。

    他也想按照自己的意圖改變這個帝國。

    但是,他明顯的失敗了。

     孫皓似乎有意識地和豪族對着幹。

    他殺戮的目标,有不少是豪族出身的官員。

    但是,這種濫殺除了助長恐怖之風,并不能摧毀這些豪族。

    東吳帝國的皇帝可以對豪族進行打擊,比方說那個被強逼說話的啞巴賀邵,就是會稽豪族出身。

    又比如陸凱的妻子兒女,在陸凱死後不久,就被流放到建安(今福建建瓯)。

    這些個體雖然可以犧牲,但是,作為一個整體的豪族,依舊牢牢壟斷了帝國的軍政系統。

    賀邵同志雖然在中風後光榮犧牲,但是賀氏家族依舊強盛,在未來還會繼續出風頭。

    陸凱的家人雖然被流放到福建吃龍眼去了,但是陸抗的兒子們依舊繼承了陸氏家族的私人軍隊,陸家并沒有受到緻命打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