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國的射手,人們往往會想到轅門射戟的呂布,把人家手背釘到梁上的太史慈,好開雙弓的老将黃忠等等大腕兒,其實三國中大有一批有特色的箭手,雖然他們的射術不算登峰造極,但因其獨特同樣值得記載流傳後世,可稱“怪腕”特收集如下以飨同好:一.同一批号的定向飛彈:孟坦,龐德,曹仁
三者僞裝很好,外表上看不出任何相似之處,但一碰上關羽就原形畢露,都是好射手,武聖人也躲不過的神箭,但調試的時候顯然有同樣的毛病--偏左,個個朝着關羽的左胳膊招呼.當然,随着時代的發展,這批飛彈的發射架顯然改進了,孟坦是簡陋的固定式發射架,和薩達姆的飛毛腿差不多,叫關公一刀給砍了龐德就先進多了,屬于帶軌道的機動發射架,打完了還能挪動,但畢竟不夠安全,如果關平有張飛的本事,這個發射架也不保險曹仁最好,一個城上,一個城下,你氣破了肚皮也沒法上來抓我,這和現代飛彈的地下發射井如出一轍啊.
二.穿甲彈--魯肅
别以為魯大夫是個文人,年輕的時候魯子敬豪氣幹雲,那是有名的勇士.弓箭上的造詣更有獨到的地方.
三國志載"袁術聞其名,就署東城長。肅見術無綱紀,不足與立事,乃攜老弱将輕俠少年百餘人,南到居巢就瑜。"出發不久追兵大至.魯肅遣諸軍先行,獨按箭以待之,待追騎到達,即挽弓射之,--特别的地方出來了,不射人,也不射馬,---專射對方的盾牌,每一箭都将對方的盾牌穿個透心涼.連發十餘箭,而後從容勸說,先導之義理,複動以鄉情.追兵一方面覺得他說的有理,一方面實在懼怕他的強弓,于是掉頭而去。
這個陣勢不亞于長坂橋吧.裡那些半神半人的英雄們,刺穿對方的盾牌的紀錄也隻能用投槍(墨涅拉餓斯對帕裡斯之戰),或者大石頭(赫克托和大埃阿斯之戰),我們魯肅大夫,一張弓就擺平了,這是地地道道的穿甲彈吧.
三.化學機槍--朵思大王
朵思大王會不會射箭某不知道,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件連發機械武器似乎就是在他鎮守的三江城出現的--連弩.而諸葛丞相的大軍就是第一批受害者,比1905年旅順口馬克欣機槍逞威風早了1600年.(某以為這可能有點誇張,因為當時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技術水平大概還造不出如此精密的機械,且相信羅灌水一回.)
恐怕朵思大王還應該算是世界第一個使用化學武器的戰犯,因為他的連弩居然帶劇毒!當者即死.從地理來看,這似乎應該是神經類毒物--筒箭毒,現代傣族還用它獵老虎,歸類上說,就類似沙林毒氣了從邏輯上看,這應該不是孟獲傳統的武器而是朵思王自己帶來的,因為朵思王在家鄉就喜歡搞化學試驗,擺弄毒物(六大毒泉).從獨創性上來看,結合化學武器和連發武器,某将朵思王列入弓箭高手的副榜似乎不算勉強.
四.教練彈--曹性,陳宮
怎麼都是呂布的部下?這兩位的箭術都不錯,尤其是陳宮,作為文人已經很出色了,但是就象教練彈一樣,外觀和實彈相似,實際上卻打不死人,浪費感情.
曹性一箭正中夏侯敦左目,卻無法穿透取他性命,難道夏侯眼睛後面裝的鐵闆?!陳宮一箭正中曹操盔頂,手勁再大一點丞相就"天門開"了,就是差這一點.
北洋水師和日本海軍交戰,炮彈不夠隻好拿三分之一裝藥的教練彈充數,結果吃了大虧,陳宮曹性也是一樣,陳宮是讓曹操後來抓住殺掉了,曹性大概和孟坦的發射架類型是一個時代的,屬于單發,直瞄,固定那種的,叫夏侯當場報了仇.
最後補充一點,本來想把孫堅也寫進去,這位老兄不可謂不生猛,看看他兒子就知道了.但是碰上華雄,就是射不着,再射,居然把弓拉折了,諸侯自己的兵器不可能是僞劣産品,可見這老兄較了多大的别扭勁兒.整個三國隻有黃忠能象他那樣拉折硬弓,還是靜态的表演.不過後來想想,把他剔掉了,因為他幹的這一手,不屬于打教練彈,屬于炮彈炸了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