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笑談三國人物

首頁
    基本上沒大有用武之地,一直被派在外面把守要隘,在三國裡的出場機會不多! 姜維:諸葛之後的又一個犧牲品。

    伯約是諸葛看中了的可傳衣缽的人才。

    而姜維也最終沒有辜負諸葛亮的一番苦心。

    隻可惜碰上了個傻b皇帝還有幾個無恥的太監小人,緻使九伐中原無功而返,最終死在亂箭之中。

     龐統:夭折的鳳雛。

    “卧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無能的劉備居然同時得到了兩個。

    也許天才的光芒最亮的隻在一瞬,落鳳坡上,鳳雛身死!怪誰呢?怪劉備跟他換馬,還是怪諸葛亮與他相克?惜哉,鳳雛! 劉谌:蜀漢最後的志士。

    這個名子恐怕大多數人不知道,他是劉備的孫子,劉禅的兒子。

    鄧艾偷渡陰平,偷襲漢中。

    劉禅準備投降,劉谌以江山社稷為重,力頂抵抗,但終于勢單力薄,沒有阻擋蜀漢江山的敗亡和覆滅。

    我在想,明明劉禅是個傻b,為何還讓他當皇帝,為何不廢之以立劉谌。

    如果劉谌為帝,諸葛姜維決不至于功敗垂成。

     孫權:有福之主。

    吳主孫權可謂是三國裡面最有福氣的人,不但坐享父兄基業,而且手下有那麼多的謀臣大将。

    一生沒有經曆過磨難和颠簸。

    真是有福之人!無怪曹操長歎“生子當如孫仲謀”。

     周瑜:一代儒将。

    公謹既死,長河吟于今絕亦!赤壁鏖戰,奠定了三足鼎立,也成就了公謹的英雄偉業,一個英雄一生有一次成功足矣!我最欣賞公謹的儒雅風範,這是三國任何一個人物所無法相比的,麾下有三軍,懷中有美人,該是何等暢意!但周瑜最大的弱點在于氣量太小,因此才有了那聲痛徹古今的長歎——“既生亮,何生瑜!” 曹操:一代奸雄。

    “甯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曹操具備成就大業所必備的一切素質。

    智商高,謀略過人,善于用兵;情商高,關鍵時刻果斷行事;手段狠,該殺就殺,決不姑息。

    而且,曹操還能從善如流,對謀士的建議能在第一時間做出判斷。

    這一切都是很值得當代CEO們學習的。

     曹植:天妒英才。

    “天下才共一擔,曹子建獨得八鬥,其餘二鬥天下人共之”,後世亦有“才比子建,貌比潘安”之說。

    曹植的文采素為古今才士所景仰,隻可惜在“煮豆燃豆萁”的無奈中郁郁而終。

    “甘心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雄心未能實現。

    惜哉,子建! 楊修:沒數的人。

    主簿楊修的才能決不在曹操之下。

    隻是他不懂得收斂,最終被殺。

    從他身上,我們應該學會收斂,學會沉默,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千萬不要說! 司馬懿:曹氏的掘墓人,三國運氣最好的人。

    遍觀三國,司馬懿是唯一可以跟諸葛亮成為對手的人,他的運氣太好,上方谷的一場大雨把他從地獄帶到了人間,也将曹氏的江山送入了司馬氏的手中。

    而且,司馬懿有兩個能幹的兒子。

    但歸根結底,司馬懿才是曹氏真正的掘墓人。

     袁紹、袁術:二袁在群雄逐鹿之初,都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尤其是袁紹,坐擁河北富庶之地,四世三公的饞人家史,可謂兵精糧足。

    但二人最大的弱點是剛愎自用,不能悉心聽取下屬的良策,每到關鍵時刻就掉鍊子,終于被曹操逐一剿滅。

    由此可見,要成大業,光有資本是不行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純真年代,士為知己者死。

    英雄可以不計報酬的為主拼殺,而不象現在的人情這麼勢利,一件很easy的事情也要請客吃飯送禮。

    三國是一個屬于英雄的時代,有才之人,有志之士必不會甘于寂寞,必然會想法設法的出世,成就一番事業。

    與英雄相比,普通庶民百姓和兵士就隻有在英雄的談笑間“灰飛煙滅”的份了。

    三國有英雄,當然也有小人。

    小人總在曆史的每一個角落扮演自己的角色,他們平時無聲無息,但到關鍵時刻就會輕輕拌你一腳,讓你半生辛苦的努力立時化為烏有。

    而此時的英雄往往面對小人束手無策,因為小人們都有很牛b的防身之術,小人永遠是英雄的天生的死敵。

    所以,要成大事,先防小人。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