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層 第十層 《紅樓》索隐(2)

首頁
    後半部才愈加顯示明晰。

    這類人物有一大串,本文也不及逐一詳叙,如今隻從一個北靜王說起。

     北靜王,他有甚重要?他的重要,全在他與寶玉的關系。

    昔者大某山民(姚燮)之評語曾說過: 北靜王為玉哥生平第一知己。

     這句話可謂一矢中的,洞穿七劄,山民是有眼力的。

    寶玉一生的好友,如蔣玉菡,如秦锺,如柳湘蓮,如馮紫英,身份貴賤雖各不同,但最“高級”的也隻是少爺公子之流;若論王侯,其貴勢威權僅次于皇帝的,則惟有北靜王一人。

    是為特例特筆,而凡寫北靜王的地方,讀者卻又多是輕輕看過,常在“似注意、不注意”之間。

     北靜王何等樣人也?這個你得細玩雪芹文義。

    他的“介紹”着墨也是不肯多的,隻言: 原來這四王,當日惟北靜王功高,及今子孫猶襲王爵。

     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衆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頗聚。

     再不用多,隻這兩條,熟悉清代史的,大概就已明白其中有事了:蓋宗臣舊勳,功愈高,得禍愈速;而家裡“高人常聚”的,最是一種不安靜,不守分,犯忌惹事的禍端。

    這種情形從康熙朝就已成為諸王的風氣,到雍、乾之際,更是如此。

    其現象是常聚高人,其實質是招緻人材,培植勢力,内核是政局上的鬥争。

    ——再看雪芹怎麼寫寶玉和北靜王的關系,事情就一步步地顯示清晰了。

    如今我再提醒讀者一下,你有沒有注意過書中所寫“王爺一級”的各種事故?如果你未曾留心或者根本看不出什麼,那就證明你對雪芹的筆法還缺少理會,那樣而讀《石頭記》,常常是買椟還珠。

     雪芹在全部書中,早早地設下了一條關系重大的伏線,其事恰恰就在“王爺一級”上。

    第一次是因書中第一名賈家先死的少婦秦可卿之病,之卒,之殡,伏下了許多事故。

    秦氏是什麼人?是向王熙鳳宣示不久即将有大禍臨頭的人,也是第一次念出了“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人!她之一死,先就因選覓上好棺木而引出一個“壞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然後就來了這位特别親自路祭的北靜郡王!第二次是因榮府死去的第一名丫鬟金钏事件,以緻寶玉被笞、幾乎喪生的大風波中出現的一個“忠順親王府”! 事情的麻煩由哪裡可以窺悟一二呢? 賈政一聽說是忠順王府來了人,就驚疑不小,心中暗忖:素日并不與他來往。

    少刻,他斥罵寶玉說: 該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讀書也罷了,怎麼又做出這些無法無天的事來!那琪官現是忠順王爺駕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無故引逗他出來,如今禍及于我! 毫無疑問,這個“忠順”王爺實是寶玉一生的一個兇煞惡神,命運之仇家,精神之敵對。

    但令人吃一大驚的是,那蔣琪官初與寶玉相會,贈與他的那件奇珍:茜香國女王所貢的那條大紅汗巾子,卻是“昨日北靜王給我的”! 原來,北靜王才是“勾引”忠順王駕前寵幸之人的“先進”!琪官膽敢逃離本府,原是有“後台”的呢!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