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團結的力量去打擊我們的敵人,這樣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當然随着矛盾的轉化,我們的敵人和朋友也是可以随時轉化的。
關于這一點,看看中國的現代史便知道了。
所以要善于聯合跟自己處于相同地位的奴才,利用一切惠而不費的機會擡人,你擡了别人,别人也才會擡你,當衆多的人一起來擡你時,結果就不言而喻了,再看一段話:
索額圖道:“這是皇上的洪福,韋大帥的奇才。
”韋小寶道:“今日自上到下,人人都有很大的功勞。
若不是欽差大人和索大人親臨前敵,奮勇督戰,咱們也不能勝利這麼容易。
”欽差和索額圖大喜,感激無比,适才對陣之時,他兩個文官躲得遠遠的,惟恐受了火器矢石之傷,哪有半點“親臨前敵,奮勇督戰”之事,但韋小寶既然這麼說,在報捷的折子之中,自己也有一份大功了。
清代軍功之賞,最是豐厚,遠非其他功勞之可比。
韋小寶正是深谙了“花轎子擡人人擡人"的道理,所以惠而不費地擡了索額圖和欽差大臣一下,欽差大臣回京後自然在皇帝面前大大吹噓,把五分功勞吹成十分,有什麼壞事也便遮瞞了。
與自己同地位的奴才,你千萬不能與之争鬥,因為争鬥的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十有八九是另一個與争鬥不相關的奴才得漁翁之利,你要做的就是擡别人,也給别人機會擡你。
當别人都擡舉你時,你就是一個與衆不同的奴才了,也就有希望做奴才上面的奴才了。
3見好就收與留好後路
韋小寶奉皇帝之命去五台山查訪老皇爺,在山上作法事花了不少銀子。
康熙說:“你破費了不少哪,花的銀子,都到内務府去領還吧。
"他也不問數目,心想韋小寶立了大功,又肯去做小和尚,他愛開多少虛頭,盡可自便。
不料韋小寶道:“不瞞皇上說,上次你派我去抄鳌拜的家,奴才是很有點兒好處的,當時不好意思跟你禀報。
這次去五台山,見到老皇爺,受了他老人家的教訓,明白皇上什麼壞事都不可做,于是把先前得的銀子,都布施在廟裡了,也算是奴才幫皇上積些陰德,盼望菩薩保佑,老皇爺和皇上早日團圓。
這筆錢本來是皇上的,不用再領了。
"心想你父子早日團圓,我也可少做幾天小和尚;同時有了這番話,日後如果有人告發,說我抄鳌拜家時吞沒巨款此刻也已有了伏筆:我早代你布施在五台山上啦,還追問什麼?
如果小寶此時“貪"字當頭的話,皇帝這麼一講,馬上大呼“謝主龍恩",然後到内務府漫天開價,因為明擺着是皇帝讓他占便宜去的。
卻不料如此一個大好的拍馬屁、表忠心、進一步獲取皇帝信任的機會就丢失了。
韋小寶是聰明的,他抓住了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