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夜以黑
韋小寶同志生于清朝順治一十三年,家境貧寒,其母青樓為生,其父不知所蹤。終年99歲。
其少幼聰明,曾有青樓客見之曰:此子目不守睛,眉帶邪運,它日必有青雲之遇。其前半生際遇坎坷,屢遭大難。但其機智百變,幸而不死,并屢立奇功,逝前見職“禦前帶刀侍衛,禦賜黃馬褂,一品鹿鼎公”,方應了昔日青樓客之語。
韋小寶不喜詩書,獨愛結交英雄豪傑,因在麗春院誤交匪首陳近南,被官府緝拿,遂隐姓埋名流落京城,過了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
韋小寶于康熙五年結識了皇宮管事太監海公公,并因聰明伶俐被康熙皇帝收為心腹,創造了中國皇宮史上的記錄——韋小寶是惟一未被淨身的太監。在康熙皇帝清亂黨運動中智擒鳌拜,其後又屢次擊潰鳌拜餘黨的反撲,開始了傳奇的一生。
此後韋小寶因地位重要,成了各方叛黨籠絡的中心。當時除了天地會、神龍教,明末清初對清朝不滿的落後文人等等也加入了争奪的行列,所用手段花樣百出,不一而足。所處環境雖吉兇莫測,小寶總能化險為夷,并為康熙皇朝屢立奇功,職位也節節日升。
韋小寶同志于康熙十年被當時最有名的《時代雜志》評為“全球最性感男士”,同年10月《财富》雜志評出全球十大富豪中位列第二,僅比第一名康熙皇帝少了1000萬,也由此引起康熙的不滿。
康熙十一年,韋小寶深感皇宮内派系複雜、天威莫測,遂告病還鄉。當時韋小寶攜七美返揚州探母,雖事先并未聲張,但所到之地文人墨客夾道歡迎、樵夫農婦仰慕其風采者絡繹不絕。
其後韋小寶隐居鹿鼎山,閑時著書立作。其自傳體《瞧,這個人》被後世譽為“最有哲學思想的十大名著之一",位居儒學之後,後世據其思想精要編纂的著作多不勝數,較有影響的有《厚黑學》《拍馬不穿術》《泡妞大全》等。
其偉大思想在20世紀60年代盛行一時,影響了千千萬萬的年輕人,其所改變的不僅僅是人們的語言習慣。後期雖步入沒落,實際上是由狂熱走向理智,其思想精髓被潛移默化,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指要。
20世紀90年代,随着影視和網絡的盛行,韋小寶又一次成為大衆關注的焦點,網上的調查結果顯示——幾百年後的韋小寶仍超越美國總統克林頓榮獲“當世最有魅力男士",其名言名句在21世紀仍流傳不衰。但将韋小寶推向高潮的竟是被人們認為是“文化沙漠"的香港特區拍的電影《大話西遊》,這多少讓人始料不及,雖然這部電影的主題跟韋小寶沒多大關系。
為韋小寶著書立傳的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先生也因韋小寶的風靡而身價直升,被譽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文學家",聽說國家文學院已為金庸先生報請了“諾貝爾文學獎"。以筆者度之,金庸先生當之無愧。
據野史記載,韋小寶在99歲那年死于體力衰竭,民間稱之為“馬上瘋",後有崇拜者賦詩曰:甯願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雲雲。
本文根據金庸先生的武俠巨著《鹿鼎記》整理而成,詳情請見三聯書店出版發行的《鹿鼎記》。
(後記,本人看《鹿鼎記》至少看了N遍,竟記不清楚韋小寶同志到底幹了些什麼,隻記得那些泡妞的段子。慚愧慚愧。)
點評:
看來韋小寶确有其人,而且其生前身後,一直都在證明着“偶像的力量是無窮的”。韋小寶同志以太監身份(雖然是“惟一未被淨身的太監”)被《時代雜志》評為“全球最性感男士",中國男人足以自傲。筆者對作者的不同意見是:以金庸先生的功力,似乎不必競争“諾貝爾文學獎",而應以“韋小寶文學獎”取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