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任盈盈與薛寶钗

首頁
    可能沒有一點懷疑。

    但她卻不聞不問,隻是在日月神教頤指氣使,安然自若的享受聖姑的權柄風光。

    是天生冷漠,還是心機深沉? 曹公筆下的寶钗自然是心機深沉的。

    她的每一步都小心謹慎,主要圍着老太太轉,但也不得罪其他任何人,連衆人讨厭的趙姨娘也打點到,稱贊“寶姑娘是個極妥當的。

    ”但曹公實在吝惜筆墨,隻在一兩處露了點機峰,我有時真想不通寶姐姐的莫些作法到底是有意,還是無心。

    也許曹公還是不敢不願把寶钗寫壞,畢竟她代表的是那個時代的道德典範。

    讀笑傲,有時也有同感,不知道金庸對盈盈是喜是惡。

    盈盈一開始就把握了令狐沖的心理__那婆婆道:“那麼你對你師父師娘,反而有猜疑之意麼?”以後的很多都是在揣摩令狐沖的心理下注。

    令狐沖心地善良,她也就放過老頭子幾個。

    以她的本性,如果令狐沖和嶽靈姗真的相愛,隻怕兩個人都沒有好下場。

    “咱們武林中人,隻怕是注定要不得好死的了。

    你日後倘若對我負心,我也不盼望你天打雷劈,我……我……我甯可親手一劍刺死了你。

    ” 而金庸在描寫了盈盈屢次教助嶽靈姗外,也寫了這麼一句:這句話盈盈倘若早一日聽見,雖然早知令狐沖比劍時故意容讓,仍會惱怒之極。

    可見,平日她是把許多委屈壓在心底了。

    讀紅樓的大都以為寶钗世俗,重物欲,然則書中表現寶钗并不很重物欲。

    老太太去看她,她屋裡跟雪洞一般,什麼擺設都沒有,她母親說她從小如此,以她的出身家境,大不必如此作僞。

     她所重的恐怕還是地位,夫貴妻榮的風光: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此所以她勸寶玉用心于經濟仕途之故。

     那麼盈盈是否真的出世呢?金庸寫了這麼一段:今日我親生爹爹身為教主,我反無昔時的權柄風光。

    唉,我今日已有了沖郎,還要那些勞什子的權柄風光幹甚麼?”所謂若有所思,若有憾焉。

    盈盈的心理實在是有那麼一些些不舍,一些些怅惘的。

    如果真的出世,還想得到什麼權柄風光? 同樣的例子,趙敏自從在愛情和父兄之間作出選擇後就沒有再回過頭了。

     我相信盈盈對令狐的愛,也贊賞她對愛的追求。

    相形之下,寶姐姐對寶玉的愛就要隐晦得多了。

    寶钗絕不可能對寶玉沒有一點感情,否則不愛張揚的她也不必戴着沉甸甸的麝香珠串,甚至請不自禁的替襲人繡花。

    隻是她所受的教育,所處的環境令她無法也不敢去表達感情,追尋感情,加上黛玉在前,愛你在心口難開。

    她的心理也不大可能隻滿足于作寶二奶奶,否則以她的心機,投寶玉所好,也不是難事。

    盈盈則幸運得多,雖然自己愛面子,不能說出口,卻有無數人替她大張其鼓的表達。

    寶钗再聰明,也不過困在閨閣,很多時候隻能委屈求全。

    盈盈卻大權在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足夠的實力選擇她想作的一切,包括生殺予奪。

    最大的區别在:寶黛真心相愛,令狐沖嶽靈姗則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更要命的是嶽小姐的心上人是林平之。

    所以盡管令狐沖不情不願,盈盈卻在道義上取得了最大的支持,最後也心想事成,和令狐沖大猴子铐在了一起。

     事實呢?林妹妹去了,寶玉空對着山外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 寂寞林。

    令狐沖縱然是舉案齊眉,倒底意能平否? 随波__笑傲曾刊載一幅明仇英?的攜琴女子圖,圖中女子秀逸脫俗,卻又緬腆嬌憨。

    金庸謂其容貌固不及盈盈之美,然神态仿佛之。

    當時心下神往。

    後看電視連續劇,歐陽佩姗飾盈盈,覺其太過成熟,不喜。

    今日思之,唯歎息而已。

    攜琴女子的神韻卻難覓見了,也許儀琳勉強可當。

     注:此随波非彼随波,此随波不會踢球:)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