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早就說一句“這等巨奸大惡之徒,不能講什麼江湖道義、武林規矩。
”然後一刀殺了。
所以天龍中我最喜歡、最欽佩的人就是南海鳄神。
二、聚賢莊
其後喬峰由于被人冤枉殺養父母、恩師,委屈之餘感到十分灰心,逐漸開始自暴自棄起來。
請看下面:
喬峰...尋思:“...唉,喬某遭此不白奇冤,又何必費神去求洗刷?從此隐姓埋名,十餘年後,叫江湖上的朋友都忘了有我這樣一号人物,也就是了。
”霎時之間,不由得萬念俱灰。
喬峰前往聚賢莊之舉,簡直是愚不可及。
以喬峰的見識,當然知道此去是必死無疑的,他為什麼會求死呢?有人以為喬峰此行完全是為了救阿朱,其實大謬不然,那隻是表面現象,那隻是喬峰用來騙自己的一個理由罷了。
請大家先看下面兩段,在聽我細細道來:
喬峰自踏入江湖以來,隻有為友所敬、為敵所懼,哪有像這幾日中如此受人輕賤卑視,他聽阿朱這般詢問,不由得傲心登起,大聲道:“沒有。
那些無知小人對我喬某造謠誣蔑,倒是不難,要出手傷我,未必有這麼容易。
”
突然之間,将心一橫,激發了英雄氣概,說道:“阿朱,明日我去給你找一個天下最好的大夫治傷,你放心安睡吧。
”
那人罵道:“你這臭騾子,練就了這樣一身天下無敵的武功,怎地去為一上瘦骨伶仃的女娃子枉送性命?她跟你非親非故,無恩無義,又不是什麼傾國傾城的美貌佳人,隻不過是一個低三下四的小丫頭而已。
天下哪有你這等大傻瓜?”喬峰歎了口氣,說道:“恩公教訓得是。
喬峰以有用之身,為此無益之事,原是不當。
隻是一時氣憤難當,蠻勁發作,便沒細想後果。
”
喬峰此舉隻能解釋為:他在各種壓力之下,心中氣苦,開始自暴自棄,已萌求死之意。
直接誘因則是,他受不了别人的“輕賤卑視”,急于要證明些什麼,多日來内心郁結的東東也需要發洩一下。
而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就是“一時氣憤難當,蠻勁發作”的結果,喬峰最後用“一定要救阿朱”
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服了自己前去尋死。
當然,喬峰很快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且開始後悔。
請看下面:
我一生多行仁義,今天卻如何無緣無故的傷害這許多英俠?我一意孤行的要救阿朱,卻枉自送了性命,豈非愚不可及,為天下英雄所笑?”
最後,喬峰在老爸的教誨下,完全醒悟,并以“以有用之身,為此無益之事”十一個字做了非常精辟的總結。
請注意到現在為止,喬峰還沒有開始關心阿朱,請看下面:
(喬峰)心下尋思:“阿朱落入他們手中,要死便早已死了,倘若能活,也不用我再去管她。
眼前第一件要緊事,是要查明我到底是何等樣人。
”
他(喬峰)那日出手救她,隻不過激于一時氣憤,對這小丫頭本人,也沒怎麼放在心上,後來自顧不暇,于她的生死存亡更是置之腦後了。
這也證明了當時要救阿朱,不過是一時沖動罷了。
三、雁門關
喬峰和韋小寶不同,他從小受到正面教育,有經組織多年來的培養,應該說原來的境界非常高。
可以想象,仁義道德、國家民族、行俠仗義這些念頭原本在他的腦海裡是根深蒂固的,可是當他一旦确切知道自己是契丹人後,所有的一切救都瞬間崩塌了,整個腦子裡隻剩下了報私仇。
在那個年代,說要為父報仇倒也說得過去,關鍵是喬峰的報仇方法很難令人贊同。
喬峰自己也非常清楚,殺他父母的人也并非存心害他父母,隻是被奸人所騙,最多隻能算是誤殺。
換他自己在那個場合,他也會做同樣的選擇,所以真正害他父母的人應該是那個傳假消息的人。
他若要報仇就該找那人報仇,可他對真正的仇人不追究,卻要去殺這些多少對他有恩的受騙者,我看不僅僅是有勇無謀簡直是無知透頂。
比無知更可怕的是他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