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九、與愛無緣

首頁
    如果說金庸小說的情愛世界中有什麼模式的話,那就是其中的失戀者群。

     那些與愛無緣的人,在金庸的小說中數量特别多,也特别的傷感。

     這也許是因為,世界上有多少完美的戀愛故事,就有加一百倍的失戀故事。

    人海滔滔,我們或許從沒有嘗到兩心相愛的美妙,但我們每一個人肯定都有過單相思。

    那種美妙和痛苦,也許已經被我們努力忘卻,但隻要提起就會無時無刻泛上心田,陪伴我們孤獨的人生。

     當愛情到終點,或者,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你又回到了孑然一身,或者,你本來就一直孤孤單單,沒有了愛,或者,你從來就不曾有過..你會怎麼樣呢?失戀的症候因人而異,受創的程度也各不相同,然而失戀的痛苦及單相思的憂傷卻是舉世皆然。

    自古至今,由此及彼,千裡萬裡,千年萬年,哪裡都有黯然銷魂的故事,任何時候都會有無法與人言說的默默憂傷。

     “..于是那些害單相思,戀愛失戀的人便着手寫下情辭感人的詩句,或把這段幽情化為偉大的藝術作品。

    ..我們才能夠讀到這麼多纏綿悱恻,傷離别,想從前,魂牽夢萦的詩篇和歌曲。

    也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那心願已償,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人寫下來的歌曲幾乎是寥寥無幾。

    ”①——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金庸的小說中,我們能數出上百個失戀者的名字:袁士霄、于萬亭、餘魚同、胡斐、狄雲、蕭峰、遊坦之..;霍青桐、何紅藥、何惕守、阿九、程靈素、華筝、程英、陸無雙、公孫綠萼、郭襄、小昭、李莫愁、梅芳姑、阿紫、鐘靈、木婉青、李文秀、阿青..。

    這一長列不幸的名字幾乎是舉不勝舉,他們無不有各自的隐痛。

    而他們大多都并不是藝術家,所以,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思緒,他們的熱情和痛苦,就都隻能留在心裡,獨自品嘗。

     在一定的程度上,金庸寫出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情态,也寫出了造成這種情感苦痛的不同的原因。

    例如徐潮生和于萬亭這一對戀人的不能結合,就是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命運。

    而《碧血劍》中何紅藥的悲劇,則是由于男人夏雪宜的始亂終棄。

    袁士霄的失戀是因自己性格的怪癖;而《天龍八部》中的趙錢孫則是由于沒有摸透戀人的怪癖,沒有學會“挨了打不還手”。

     《越女劍》中的越女阿青對人到中年的範蠡暗暗鐘情,但範蠡毫不知情,更兼曾經蒼海難為水;《白馬嘯西風》中的李文秀之所以失去了心上人蘇普,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哈薩克民族對漢人的難以消除的成見;《俠客行》中的梅芳姑得不到心上人石清的愛,也許正是因為自己太強了、太完美無缺了,以至于使石清自慚形穢;而《連城訣》中的狄雲失去了戚芳,一半是萬圭的謀劃,一半是戚芳的人性的弱點;《天龍八部》中的木婉青失去段譽,那是因為血緣的倫理,誰讓他是她同父異母的哥哥(後來證明不是,但已為時晚矣);《倚天屠龍記》中的小昭所以要離開心上人張無忌,那是迫不得已,要救大家的命,這才犧牲自己的愛(她不離開又能得到情郎的愛嗎?)。

    如果說《神雕俠侶》中的武三通愛着何沅君而不敢表達,是因為早生了幾十年從而成了她的父輩;那麼郭襄與楊過,則恰恰是因為晚生了十幾年.. 如果我們認真地去找,總能找出他們各自不同的原因來。

    這在同中的不①[加拿大]梅爾勒·塞恩:《男人的感情世界》,第19頁,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年版。

     同,表明了作者的精細。

     而更能表現出作者的精細及其藝術功力的,則是小說中寫出了失戀者的不同個性、不同的選擇、不同的情态,以及不同的結局。

     金庸的十五部作品中,隻有兩部中篇是以女性為主人公的,偏偏,這兩篇都是寫失戀的故事。

    就是《越女劍》和《白馬嘯西風》。

     《白馬嘯西風》可以說是集失戀者的故事之大成。

    短短的篇幅,居然描寫和叙述四個不同的失戀者的故事,其中有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身份和個性的人——也由此可見,不論是什麼時代、不論是什麼民族、不論是什麼人,都有失戀者,都可能成為失戀者。

    ——“如果你深深愛着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别人,有什麼法子?” 有什麼法子?《白馬嘯西風》叙述了四位失戀者,即史仲俊、瓦耳拉齊、李文秀、馬家駿,他們的失戀是相同的事實,然而他們的選擇(“法子”) 卻各不相同。

     史仲俊愛上了師妹上官虹(李文秀的母親),但上官虹卻跟着白馬李三(李文秀的父親)跑了。

    失戀的史仲俊為之大病一場,性格為之改變,加入了“呂梁三傑”,做了強盜,但依然舊情不斷,終生不娶。

    這是一個有優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