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前言(一)

首頁
現代漢語小說家中恐怕沒有人的名氣能與金庸相比了,金庸的名氣已經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地步。

    一個流行的說法是:“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俠小說。”

    金庸的武俠小說給他帶來了令所有操筆為生的文人驚豔羨絕的巨大聲譽,憑那十五部氣象萬千的武俠小說,他無可争議地成為武俠小說的一代宗師,并且把武俠小說這門藝術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幾乎是不能超越的絕頂奇峰,制造了漢語文化中又一個不可戰勝的神話。雖然現在還不是蓋棺定論的時候,我們卻不能不承認這樣的事實:金庸的武俠小說讓人迷好的程度已經到了聳人聽聞的地步。

    《金庸傳》的作者冷夏說:

    “從獲得諾貝爾獎的教授到販夫走卒,從黃土高原到美利堅,各個階層、各個地方,到處都有金庸迷。除了金庸,極少有哪一個作家的作品能如此廣泛地受到人們的喜愛。”

    金庸是一個神話,一個奇迹,也是一個異數。

    金庸這兩個字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名字,而變成了一種現象。

    金庸現象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和最富有神秘魅力的華章。

    金庸的成功雖然首先是他的武俠小說帶來的,但金庸與其他成功的武俠小說作家最大的區别是,金庸的“奇迹”并不僅僅是武俠小說。

    這是中國文化史上相當罕見的情況,一個作家居然在他本分的寫作才情之外還兼有數種天才。

    對金庸的武俠小說公認的評價是博大精深,氣象萬千,他的如椽大筆縱橫塗抹,大開大合,胸羅萬象,雄渾恣肆。

    這樣的評論完全可以一字不改地用到形容金庸這個人身上。金庸最大的神奇之處就在于他個人的萬千氣象,他的身上似乎蘊含着一種神秘的力量,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具有無窮的可能性。

    金庸不僅是一個武俠小說作家,他同時又是一個企業家,一個政治家,一個政論家,一個書生,一個大俠,一個隐士,他的無窮可能還表現在他曾經是一個編劇和導演。在他人生道路上,他居然在各個幾乎是不能兼容的領域中都能揮灑自如,得心應手,勝場獨擅。

    作為一個武俠小說作家,他成為武林盟主,一代宗師。

    作為一個企業家,他成為海内華人作家的首富、報業巨子。據1991年香港《資本》雜志的統計資料,金庸以12億資産列為香港20世紀90年代華人億萬富豪榜的第64位。

    作為一個政治家,金庸參政議政,中共高層如鄧小平、胡耀邦、江澤民都曾會見他并與之長談,中國台北和中華台北之争也是在金庸家裡解決的。金庸作為一個富有現實精神和寬容态度的政治家,正體現了他氣象萬千中悲憫人世的博大。

    作為一個編劇和導演,金庸有數10部劇本被拍成電影,并由當時的明星夏夢、陳思思等主演,金庸親自執導的電影《王老虎搶親》,賣座頗佳,大陸觀衆都知道這部電影,隻是沒想到居然是金庸執導。

    作為一個政論家,金庸寫的《明報》社論被公認為“香港第一健筆”,美國國務院剪輯他的社評作為研究資料。中越戰争期間,金庸連作一個月預測,無不中的,無人不對金庸的政論的高明傾服。

    作為一個“大俠”,金庸從小就具有琴心劍膽,俠骨柔腸,重然諾,深感情。金庸升華了大俠的内涵,并且一生身體力行,修煉大俠人格。

    作為一個書生,金庸又是傳統意義上最純粹的書生,但每天都堅持看書6個小時以上,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