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庸武學地圖》之内功(1)

首頁
少林内功絕技,易筋經當選第一,應是受之無愧。

    慧可大師本來法名神光,是洛陽人氏,幼通孔老之學,尤精玄理。達摩老祖駐錫本寺之時,神光大師來寺請益。達摩老祖見他所學駁雜,先入之見甚深,自恃聰明,難悟禅理,當下拒不收納。神光大師苦求良久,始終未得其門而入,當即提起劍來,将自己左臂砍斷了。達摩老祖見他這等誠心,這才将他收為弟子,改名慧可,終得承受達摩老祖的衣缽,傳禅宗法統。二祖跟着達摩老祖所學的,乃是佛法大道,依《楞伽經》而明心見性。禅宗武功之名雖然流傳天下,實乃末學,殊不足道。達摩老祖當年隻是傳授弟子們一些強身健體的法門而已。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但後世門下弟子,往往迷于武學,以緻舍本逐末,不體老祖當年傳授武功的宗旨。

    老祖圓寂之後,二祖在老祖的蒲團之旁見到一卷經文,那便是《易筋經》了。這卷經文義理深奧,二祖苦讀鑽研,不可得解,心想達摩老祖面壁九年,在石壁畔遺留此經,雖然經文寥寥,必定非同小可,于是遍曆名山,訪尋高僧,求解妙谛。但二祖其時已是得道高僧,他老人家苦思深慮而不可解,世上欲求智慧深湛更勝于他的大德,那也難得很了。因此曆時二十餘載,經文秘義,終未能彰。一日,二祖以絕大法緣,在四川峨眉山得晤梵僧般刺密谛,講談佛學,大相投機。二祖取出《易筋經》來,和般刺密谛共同研讀。二位高僧在峨嵋金頂互相啟發,經七七四十九日,終于豁然貫通。

    但那般刺密谛大師所闡發的,大抵是禅宗佛學。直到12年後,二祖在長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輕人,談論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經》中的武學秘奧,盡數領悟。那位年輕人,便是唐朝開國大功臣,後來輔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衛公的李靖。李衛公建不世奇功,原來也是從《易筋經》中得到了不少教益。

    《易筋經》的功夫圜一身之脈絡,系五髒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斷,氣自内生,血從外潤。練成此經後,心動而力發,一攢一放,自然而施,不覺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漲,似雷之發。練《易筋經》之時,便如一葉小舟于大海巨濤之中,怒浪澎湃之際,小舟自然抛高伏低,何嘗需要用力。若要用力,又哪有力道可用?又從何處用起?

    正因這《易筋經》具如此威力,是以數百年來非其人不傳,非有緣不傳,縱然是少林寺本派出類拔萃的弟子,如無福緣,也不獲傳授。

    《笑傲江湖》中,桃谷六仙等為令狐沖胡亂治病,令狐沖身中幾股真氣,傷勢越發嚴重,幾乎是不可救藥,必得《易經筋》中神妙内功才能解脫。為了救令狐沖,任盈盈以自己作交換,求得少林方證大師傳授令狐沖此經。而令狐沖不願加入少林,甯願身死也不學此經,空負任盈盈的一番好意。幾經輾轉,令狐沖得任恒山派掌門,立下許多功勞,是以方證大師假風清揚之口,将此經傳于令狐沖。令狐沖終于因《易經筋》的神妙内功而大有收益。

    《天龍八部》中,《易經筋》武學作用的發揮最是淋漓盡緻。《天龍八部》中介紹,《易經筋》其實是少林派真正的第一絕學,隻要将《易經筋》這部書練通了,任憑什麼平庸之極的武功,都能夠化腐朽為神奇。

    慕容博向慕容複談論《易筋經》時說道:“達摩老祖的易筋經我雖未寓目,但以武學之道推測,少林派所以得享大名,當是由這部易筋經而來。那七十二門絕技,不能說不厲害,但要說憑此而領袖群倫,為天下武學之首,卻還談不上。”此為一語中的的根本之論。

    阿朱扮作止清和尚,從菩提院的銅鏡之後盜取經書,沒想到那便是少林派内功秘笈的易筋經。阿朱在聚賢莊上為群豪所拘,衆人以她是女流之輩,并未在她身上搜查,而玄寂、玄難等少林高僧,更是做夢也想不到本寺所失的經書便在她身上。阿朱感蕭峰深情,将此書送給了蕭峰。蕭峰不以為意,此書後被蕭峰随手丢掉,遊坦之乘機撿走。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