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鐘公
江南四友以黃鐘公為首,秃筆翁善書法,黑白子善棋,丹青生善畫,黃鐘公對音樂情有獨鐘。
江南四友,亦世外高人也,而且深具藝術家的氣質,這就是“怪癖”兩字。
此種怪癖,可以造就藝術家中的高手,但其作為武林人物,身份就有了内在悲劇的沖突,一旦當其遇人不淑,環境不好,對外在沖突無力應對而逃避和沉淪,其人品便很容易等而下之。
琴棋書畫,詩酒劍道,江南四友均有高人一籌的造詣。
為救任我行,向問天設計投江南四友之所好,利用其對琴棋書畫的癡愛,擊其最弱環節,加上結伴而來的令狐沖,又是一等一的聰明伶俐,終于使江南四友入套,悔之莫及。
江南四友的怪癖,其實讀起來還是很有幾分可愛。
能癡、能癖、能醉心、能入迷之人,心地本質,多半并不壞。
不過,江南四友既然甘心做東方不敗的走狗,看來還沒有癡癖到家,與曲洋、劉正風這樣的一流藝術家相比,還差一個層次。
黃鐘公一向不見客,聽說風少俠(令狐沖)有《廣陵散》的古譜,想到能在垂暮之年按譜一奏,喜不自禁,覺得生平再無憾事。
黃鐘公從頭看起,隻瞧得片刻,臉上便已變色。他右手翻閱琴譜,左手五根手指在桌上做出挑撚按捺的撫琴姿勢,贊道:“妙極!和平中正,卻又清絕幽絕。”翻到第二頁,看了一會,又贊:“高量雅緻,深藏玄機,便這麼神遊琴韻,片刻之間已然心懷大暢。”
黃鐘公與令狐沖比劍一段,以箫作劍,用瑤琴當作兵刃,寫得十分雅緻:
令狐沖提起箫來,輕輕一揮,風過箫孔,發出幾下柔和的樂音。黃鐘公右手在琴弦上撥了幾下,琴音響處,琴尾向令狐沖右肩推來。令狐沖聽到琴音,心頭微微一震,玉箫緩緩點向黃鐘公肘後。瑤琴倘若繼續撞向自己肩頭,他肘後穴道勢必先被點上。黃鐘公倒轉瑤琴,向令狐沖腰間砸到,琴身遞出之時,又是撥弦發聲。
江南四友身敗名裂之時,終于還是醒悟了他們的失策在于緻命的弱點:玩物喪志,逃避矛盾。
按黃鐘公的說法,他們本來是想在江湖上行俠仗義有一番作為的,但後來不适應權術和政治的傾軋,以至心灰意懶消極逃避,遣懷于山水,寄情于琴棋書畫,故此才玩物喪志。
此又一寓言也。
江南四友的錯誤在于沒有認識到:
一、矛盾是不可逃避的;
二、玩物應有分寸,不可到喪志的地步;
寄物于物,不役物,不可為物所役。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鴻鸪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黃金笛
餘魚同的笛子還有十套大曲,一曰龍吟,二曰鳳鳴,三曰紫雲,四曰紅霞,五曰搖波,六曰裂石,七曰金谷,八曰玉關,九曰靜日,十曰良宵,或慷慨激越,或宛轉纏綿,各具佳韻。
《笑傲江湖曲曲》
胡琴洞箫
何足道
《百鳥朝鳳》就是流傳在山東、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唢呐曲子,這首曲子的旋律熱烈歡快,中間可以随意發揮,用唢呐模仿各種鳥叫聲,充分地表現了大自然生氣勃勃的景象。
清心普善咒
音樂與武俠
《碧海潮生曲》還有一個妙處是,如果聽慣了此曲,又知曲中諸般變化,就不會受到傷害。
聲音與武功
黃鐘公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古琴曲,至少在東漢末三國初就已經存在。魏晉時的嵇康以演奏此曲而聞名。特别是他遭司馬氏殺害時,臨刑神态自若,索琴而奏“廣陵”的舉止,使曲以人傳,人以曲傳,其人其曲,兩名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