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庸武學地圖》之畫(3)

首頁
康熙作畫

    第一幅畫着五座山峰,韋小寶認得便是五台山。山上畫着一座廟宇,寫着“清涼寺”三字。韋小寶在清涼寺多日,這三個字倒有點面熟,寫在别處,他是決計不識的,寫在廟上,便算是遇上熟人了。

    第二幅是一個小和尚走進廟宇,廟額上寫的也是“清涼寺”三字。小和尚身後跟着一群僧侶,衆僧頭頂寫着“少林寺和尚”五字。前面三字,韋小寶也識得,“和尚”兩字雖然不識,卻也猜得到。

    第三幅畫的是大雄寶殿,一個小和尚居中而坐,嬉皮笑臉,面目宛然便是韋小寶,但身披大紅袈裟,穿了方丈的法衣,旁邊有許多僧人侍立。韋小寶瞧着畫中的小和尚和自己實在相像,越看越覺有趣,不覺笑了出來。

    第四幅畫中這小和尚跪在地下,侍奉一個中年僧人。這僧人相貌清癯,正是出家後法名“行癡”的順治皇帝。

    第一幅畫的是兩個小孩滾在地下扭打,是韋小寶和康熙當年摔跤比武的情形。

    第二幅畫的是衆小孩捉拿鳌拜,鳌拜撲向康熙,韋小寶刀刺鳌拜。

    第三幅畫着一個小和尚背負一個老和尚飛步奔逃,後面有六七名喇嘛持刀追趕,那是韋小寶在清涼寺相救老皇爺的情狀。

    第四幅白衣尼淩空下撲,挺劍行刺康熙,韋小寶擋在他身前,代受了一劍。

    第五幅畫的是韋小寶在慈甯宮寝殿中将假太後踏在地下,從床上扶起真太後。

    第六幅畫的是韋小寶和一個羅刹女子、一個蒙古王子、一個老喇嘛,一齊揪住一個老将軍的辮子,瞧那老将軍的服色,正是平西親王,自是說韋小寶用計散去吳三桂的三路盟軍。

    無卦刀

    無崖子

    這卷軸絹質黃舊,少說也有三四十年之久,圖中丹青墨色也頗有脫落,顯然是幅陳年古畫,比之王語嫣的年紀無論如何是大得多了,居然有人能在數十年甚或數百年前繪就她的形貌,實令人匪夷所思。圖畫筆緻工整,卻又活潑流動,畫中人栩栩如生,活色生香,便如将王語嫣這個人縮小了、壓扁了、放入畫中一般。

    黃蓉拉着他手臂道:“伯伯你瞧,這兩張柬帖中的字筆緻柔弱秀媚,圖畫中的筆法卻瘦硬之極。嗯,這幅圖是男人畫的,對啦,定是男人的手筆,這人全無書畫素養,什麼間架、遠近一點也不懂,可是筆力沉厚遒勁,直透紙背……這墨色可舊得很啦,我看比我的年紀還大。”

    黃蓉不愧是多才多藝的黃藥師的女兒,琴棋書畫,無一不精。

    範寬·《溪山行旅圖》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

    韓幹·《牧馬圖》

    康熙畫像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