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明教鎮教之寶,也是張無忌的拿手絕活“乾坤大挪移”,随便哪個讀者一看,便知這是《天龍八部》中慕容複家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變種,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最多和慕容複“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差不多,遇到蕭峰,當然隻有束手無策了。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的武功厲害,但怎麼也不會比張三豐高,張三豐再厲害,其實也不過得到了他的師父覺遠和尚的幾分真傳,所以《倚天屠龍記》中覺遠和尚的武功,應該說是《倚天屠龍記》中第一。
我們來看看覺遠和尚和昆侖山何足道相鬥一場戲:
何足道不答,俯身拾起一塊尖角石子,突然在寺前的青石闆上縱一道、橫一道的畫了起來,頃刻之間,畫成了縱橫各一十九道的一張大棋盤。
經緯線筆直,猶如用界尺界成一般,每一道線都是深入石闆半寸有餘。
這石闆乃以少室山的青石鋪成,堅硬如鐵,數百年人來人往,亦無多少磨耗,他随手以一塊尖石揮劃,竟然深陷盈寸,這份内功實是世間罕有,隻聽他笑道:“比劍嫌霸道,琴音無法比拼。
大和尚既然高興,咱們便來下一局棋如何?”
他這手劃石為局的驚人絕技一露,天鳴、無色、無相以及心禅堂七老無不面面相觑,心下駭然。
天鳴方丈知道此人這般渾雄的内力寺中無一人及得,他心地光風霁月,正要開口認輸,忽聽得鐵鍊拖地之聲,叮當而來。
隻見覺遠挑着一對大鐵桶走到跟前,後面随着一個長身少年。
覺遠左手扶着鐵扁擔,右手單掌向天鳴行禮,說道:“謹奉老方丈呼召。
”天鳴道:“這位何居士有話要跟你說。
”覺遠回過身來,一看何足道,卻不相識,說道:“小僧覺遠,居士有何吩咐?”
何足道畫好棋局,棋興勃發,說道:“這句話慢慢再說不遲。
哪一位大和尚先跟在下對弈一局?”他倒不是有意炫示功夫,隻是生平對琴劍棋都是愛到發癡,興之所到,連天塌下來都是置之度外,既想到弈棋,便隻求有人對局,早忘了比試武功之事。
天鳴禅師道:“何居士劃石為局,如此神功,老衲生平未見,敝寺僧衆甘拜下風。
”
覺遠聽了天鳴之言,再看了看石闆上的大棋局,才知此人竟是來寺顯示武功,當下挑着那擔大鐵桶,吸了一口氣,将畢生所練功力都下沉雙腿,在那棋局的界線上一步步的走了過去。
隻見他腳上鐵鍊拖過,石闆上便現出一條五寸來寬的印痕,何足道所劃的界線登時抹去。
衆僧一見,忍不住大聲喝彩。
天鳴、無色、無相等更是驚喜交集,哪想得到這個癡癡呆呆的老僧竟有這等深厚内功,和他同居一寺數十年,卻沒瞧出半點端倪。
天鳴等自知一人内力再強,欲在石極上踏出印痕,也絕無可能,隻因覺遠挑了一對大鐵桶,桶中裝滿了水,總共何止四百餘斤之重,這幾百斤巨力從他肩頭傳到腳上的鐵鍊,向前拖曳,便如一把大鑿子在石闆上敲鑿一般,這才能鏟去何足道所劃的界線,倘若覺遠空身而行,那便萬萬不能了。
但雖有力可借,終究也是罕見的神功。
何足道不待他鏟完縱橫一共三十八的界線,大聲喝道:“大和尚,你好深厚的内功,在下可不及你!”覺遠鏟到此時,丹田中真氣雖愈來愈盛,但兩腿終是血肉之物,早已大感酸痛,聽他這麼一喝,當即止步,微笑吟道:“一枰袖手将置之,何暇為渠分黑白?”
類似的場面在《天龍八部》中也可以找到印證:
段延慶早聽雲中鶴詳細說過,自己的得意徒兒譚青如何在聚賢莊上害人不成,反為蕭峰所殺,這時聽說眼前這漢子便是殺徒之人,心下又是憤怒,又是疑懼,伸出鐵棒,在地下青石闆上寫道:“閣下和我何仇。
既殺吾徒,又來壞我大事。
”
但聽得嗤嗤響聲不絕,竟如是在沙中寫字一般,十六個字每一筆都深入石裡。
他的腹語術和上乘内功相結合,能迷人心魄,亂人神智,乃是一項極厲害的邪術。
隻是這門功夫純以心力克制對方,倘若敵人的内力修為勝過自己,那便反受其害。
他既知譚青的死法,又見了蕭峰相救段正淳的身手,便不敢貿然以腹語術和他說話。
蕭峰見他寫完,一言不發,走上前去伸腳在地下擦了幾擦,登時将石闆上這十六個字擦得幹幹淨淨。
一個以鐵棒在石闆上寫字已是極難,另一個卻伸足便即擦去字迹,這足底的功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