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他。
後來無忌長大之後,又與殷離重逢。
那時他被朱長齡追蹤,滾下峭壁,墜在雪堆中,摔斷了雙腿。
他長滿了胡子,又化名“曾阿牛”,而殷離已變得很醜陋,改名“蛛兒”,兩人相逢不相識。
那時蛛兒性情古怪,對他言語尖刻,但實際上卻照料有加,而張無忌覺得她酷肖殷素素,對她自然而然感到親切,兩人談談笑笑,大有相依為命之感,蛛兒被敵人追到,自覺難逃一死,臨死前要求一見“曾阿牛”,問他是否真的願意與她終身厮守,她這樣問他,無非是在死前得到知道有人愛憐她的安慰,張無忌激動了要舍命維護她的心腸,當衆答應願意娶她為妻。
殷離後來又被金花婆婆救去,在謝遜所住的海島上和曾阿牛再次相逢,但仍不知道這位“曾阿牛”便是她一直挂念追查的張無忌,直至她重傷大病之後再被周芷若劃破臉龐,昏迷過去,被以為她已死去的張無忌埋葬。
她醒轉之後從墓裡出來,見了他立的木條墓碑,才恍然大悟,不過,她沒有和趙敏及周芷若“争夫”,她一直隻是癡心懷念小時遇到的“狠心短命小鬼”,最後隻身飄然離他而去。
紀曉芙
紀曉芙是個令人敬佩的女子,因為她甯願不要生命,犧牲名聲,也不肯做違背良心的事。
她是峨嵋派滅絕師太的弟子,早由父親配與武當六俠殷梨亭為妻,但未過門時遭明教光明左使楊逍擒去,因奸成孕,後來秘密生下女兒。
不過,她雖然是為楊逍所逼失身,但同時又傾心于他的風度,内心之中對這段孽緣全無悔意,隻是深感有負殷梨亭,十分難過。
她為楊逍所逼既然是實,本來她不必深究究竟自己有沒有後悔,即使想到自己并不後悔,也大可對自己否認,把責任全部推給楊逍,不必面對自己的良心,世人多對自己不誠實,但紀曉芙堅持對自己誠實。
對自己誠實,也不必向别人承認,反正這些事根本無法證明,但紀曉芙對自己誠實,對别人也不肯說謊,即使在威脅之下也不肯。
她和師姐丁敏君追擊彭和尚,要在他身上問出魔教要人的下落,丁敏君欲施酷刑,紀曉芙不忍,丁敏君以公開她有私生女兒這個秘密要脅她,要她合作,紀曉芙始終不肯。
本來,一方面彭和尚跟她非親非故。
是敵非友,二方面當時女子的清白名聲更重于生命,丁敏君當衆揭露,紀曉芙以後便難以做人,但是她甯願聲名盡毀,也不肯依言加害彭和尚,終于被逼自我放逐,不敢重返師門。
後來,滅絕師太尋獲紀曉芙,聽到害她的人是楊逍之後,願意對紀曉芙既往不究,不但讓她重返峨嵋,還讓她繼承自己作掌門人,條件是要她殺死楊逍。
但紀曉芙不以這些利益所動,滅絕師太進而威迫,她卻甯願被師父打死,也不肯加害楊逍,本來,她可以假意答應,與楊逍會合之後遠走高飛,但她亦不肯對師父說謊,結果付出了性命的代價。
紀曉芙的堅持原則,對人對己真誠正直不屈,與後來周芷若的屈服成為強烈對比,同時,為這個發展留下伏線。
然而産生的效果不是使人因見紀曉芙之死而同情周芷若的屈服,反而是使人因紀曉芙甘願犧牲而對周芷若的懦弱感到失望。
梅芳姑
《俠客行》結局有一段“醒世恒言”,值得提出供自覺是多才多藝的美女們去思考。
《俠客行》的故事骨幹是石清和闵柔所生的一對孿生子。
這對孿生子被仇人奪去一個,後來送還一個面目模糊的小兒屍體,他夫婦以為是仇人殺了孩子,毀爛屍體洩憤,傷心之下,到處尋這個仇人,一尋就是十五六年。
當然,孩子事實上沒有被殺死,而是讓這仇人養育成人,這仇人憤恨他夫婦,故把孩子叫做“狗雜種”。
故事一開始,“狗雜種”離家尋找失犬迷路,引出了連番事故,到了大結局,玄素莊主的“殺子仇人”找到了,“狗雜種”也回到了家,原來仇人就是“狗雜種”的“媽媽”,而這女子梅芳姑擄去“狗雜種”,因為她過去追求石清不遂。
到最後,石清闵柔尋到,她依舊心心不忿,不明何以成為闵柔的情場敗将,她質問石清當年她的容貌,與闵柔相比誰美,石清答是她美;她接着問武功是誰高強,石清答是她高強;她又問,文學修養是誰高?石清答道他夫婦二人識字有限,自然比不上她。
梅芳姑冷笑道:“想來針線之巧,烹饪之精,我是不及這位闵家妹子了。
”石清答道,闵柔既不會補衣裁衫,亦不懂烹饪,連炒雞蛋也炒不好。
梅芳姑厲聲問,既然如此,為什麼石清偏跟闵柔好,而不喜歡她?
石清的答案,不難猜到,他說:“你樣樣比我闵師妹強,不但比她強,比我也強,我和你在一起,自慚形穢,配不上你。
”梅芳姑終于明白,于是慘叫一聲,自殺而死。
這個故事,表面上似是在說,太本事的女子令男人感到自卑,反而得不着愛情,男人喜歡的,是闵柔那樣的溫順女子。
但想深一層,梅芳姑不可愛的原因不是她的多才多藝,黃蓉何嘗不是多才多藝?
梅芳姑不可愛,是因為她太争強好勝,而且以為本領第一,使她想要什麼也應該得到。
得不到意中人便自毀容貌。
奪人兒子。
最後憤而自殺,這樣的人,不論男女,都極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