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了世上一切男子,教導女兒,也要她恨世上一切男子,甚至要她把美麗的容貌長年用面幕遮蓋,哪個男子看到她的容貌,要不娶她,要不讓她一刀殺掉,以免重蹈自己的覆轍。
同時,她又訓練女兒習得一身武功,好待一天把情敵殺掉,但是,秦紅棉到底不是真正狠心的人,一到真的動手便心軟放棄,十八年的咬牙切齒預備功夫頓成笑片。
甘寶寶的遭遇與古今中外不少女性相同。
她少女時代愛上有成熟魅力而無心結婚的男子,短暫歡悅,珠胎暗結,狼狽不堪,幸而有個深愛自己而不計較其他的人奉她若天神,她又未免有點不耐,對他使小性子,可能還有點看不起他,而心中最懷念的仍是那個負心情人;為此,她更覺對丈夫不起,又愈發不耐……總之,甘寶寶的心情反覆,複雜無比,就像一般身處此境的女子的心情一樣。
金庸寫她最後還是尊重丈夫,堅持人家以“鐘夫人”稱她。
不過,她身不由己的萬裡追随段正淳,怎樣稱呼都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
王夫人“阿蘿”的心理最不複雜。
她采取的手法是遷怒旁人,許多任性慣了的霸道女子都會這樣。
她心中恨極老段,卻不去殺他(因為舍不得),隻去濫殺别的負心男子,好像能逼得其他男子殺了妻子再娶情婦,段正淳便會照做。
當然,她不可能有那麼愚昧,但有勢力的女人無聊起來為了騙自己是可以做出很多可怕的事情的。
不過,霸道的王夫人,見了段正淳仍是心軟,衆情婦之中,真正下得了手的隻有康敏一個。
段正淳的夫人刀白鳳對他的不專一的反應又是另一個典型。
她最強烈的感覺是自尊心受到創傷,因為段正淳背棄了與她在菩薩前的盟誓,蒙騙了自己,使兩人之間的愛情蒙上污垢。
她的憤怒極深,但大部分以悲哀表達出來,而她的報複,也采取了作賤自己的途徑。
這種邏輯,是很女性化的邏輯,可說是為女子與小孩特有的邏輯。
她自言自語說:“你對我不起,我也要對你不起。
你背着我去找别人,我也要去找别人。
”其實這是騙自己的,不見得她會跑去什麼山明水秀之地另覓英明威武男子雙宿雙栖。
但是她正在那時看到滿身血污、叫化模樣的延慶太子,她就決意作實:“我要找一個天下最醜陋、最污穢、最卑賤的男人來和他相好。
你是王爺,是大将軍,我偏偏去和一個臭叫化相好。
”
這是藉着糟蹋自己,向段正淳“報複”。
其實,一個男子若對一個女子失去興趣,她怎樣糟蹋自己也是不能收到報複之效的,隻有愛惜自己的人才有可能感到心疼,但也止于“有可能”,大男人多數胸襟狹窄,就算愛惜一個女子,她若真的跟别人相好:無論是為了什麼原因,他也會深感介意而責怪她,而且,對于愛惜自己的人,又何必言報複?
真實的是,這并不是真的報複,而是小孩子呼痛的聲音,是受了委屈,哭喊着要大人注意,呵護一番。
有些長時期得不到關注的小孩子,會患上止不住地猛烈傷害自己身體的病症,道理正是在此。
不能傷害人,故而憤怒轉向内去傷害自己,也會有這個表現。
刀白風在天龍寺外委身相就于延慶太子的一段情節分外感人,因為無論金庸的心理分析是否與以上所說吻合,他所描寫的感情也是十分真切,但是,這一來,原先的喜劇反諷意味便告落空,不是段正淳四處留情,到頭來反而兒子不是自己所生。
代替它的,反而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最尋常的“善有善報”。
無論刀白鳳當時心情如何,她的垂憐是救了延慶太子,而此舉最後救了段譽。
小寶女友
韋小寶的衆女友與段正淳的衆情婦有一個重大分别,就是後者是女的追求男的而始終沒有人得到他,而前者是男的追求女的而全部得到。
這當中有個什麼教訓的吧?
韋小寶的七位夫人,他幾乎每一個都是一見便神魂颠倒,一見便要娶作老婆,但她們沒有一個是對他一見鐘情的。
這顯示了兩點,一是韋小寶是個名副其實的“好色之徒”,他能欣賞的隻是相貌身材,不勞費心什麼“内在美”;二是韋小寶本人沒有什麼“外在美”,但是他自有他追求女人的本錢,包括死纏爛打、嬉皮笑臉、揮金如土等等,到頭來使他得到接受。
其實,列出韋小寶的長處,就明白諸女友的弱點。
七位夫人之中,最突出的是蘇荃和建甯公主。
蘇荃原是神龍教主洪安通的夫人,她年紀最長,也本領最大。
她的出身金庸完全沒有透露,初時見她千嬌百媚地傍着老而醜的洪教主,為他暗裡操練紅衛兵式的少年隊鏟除老手下。
到後來才知道她是他強迫下嫁,至于怎樣強迫,她心中又有何盤算,故事便沒有說出來。
她初見韋小寶時他是階下囚,她是有權有勢的教主跟前紅人,韋小寶一味稱贊讨好,她雖然高興,也未必怎樣動心。
麗春院一場鬧劇大被同眠,蘇荃也懷了韋小寶的孩子,這有沒有使她對他觀感大改很難說,但到了最後,神龍教發生叛變,洪教主被圍攻殺死,她反正沒有更好的去處,跟了韋小寶,絕非下策。
蘇荃是不是真心愛一個人是另一回事,但似乎她視保護丈夫、令他愉快為做妻子的職業道德,倒是個上佳娶妻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