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現在為止,我沒看到任何人分析這段描寫,可是這段描寫我看到這兒,始終有一種恐怖感。
賈母很重視這件事,雖然别人說不要驚動了老太太,那個火沒着起來。
這帶有預演的性質,因為後來它着起來了。
但是賈母說趕緊到火神廟裡頭去燒香吧,去祭奠吧,賈母也很恐懼。
然後底下劉姥姥又胡纂别的事情,和剛才講的事情簡直分不開了。
但是賈寶玉聽到一個女孩來拿柴火他就感興趣,他窮追不舍。
他就又去追問這個劉姥姥,這個女孩是誰?劉姥姥說這個女孩叫茗玉(另一種版本是若玉,更神了。
)這就絕了,這劉姥姥文化很低的,很糙的一個人,她怎麼一下子給起出個名字來叫茗玉?這茗玉很雅啊,而且很神妙啊!模糊處理,大寫意。
那麼她這個時候說茗玉,和她在沒有着火,沒有走水以前她要講的故事是不是一個故事?沒有人知道,因為她正在講那個故事的時候,說不許說了。
這樣一種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這是不可思議的。
它究竟有什麼含義?沒有什麼含義。
類似的問題還多得很。
很多人喜歡看《紅樓夢》,很多人對這個《紅樓夢》的故事都耳熟能詳,對林妹妹、二哥哥的故事都耳熟能詳。
另外一個方面,裡面有大量的情節,這些情節使你感到驚疑,使你感到不安,甚至使你感到恐怖。
我順手随便舉幾個例子,譬如說薛寶钗到底有什麼病,說她從胎裡帶着熱毒,所以要吃“冷香丸”。
這個薛寶钗在這裡頭,按現在這個心理學的要求,她最健康的,她各個方面的表現是最有控制的,非常理性,非常健康,那她薛寶钗到底有什麼病呢?那“冷香丸”吃了以後是幹什麼的?她到底是哪熱呀?而且這裡還有一個對比的描寫,她吃的那些都是用各種的花,好像有點兒花粉素的意思,薛寶钗吃的都是高級花粉素,所以她身上有香味兒,可是林黛玉不吃任何的花粉素,身上也有香味兒。
林黛玉還諷刺說,我沒有人給我配那些藥吃,這是林黛玉的話。
薛寶钗到底什麼病,弄不清。
秦可卿到底是什麼病更弄不清。
因為許許多多非常細小的情節,我有時候就胡思亂想,我想薛寶钗如果有病,無非就是性冷淡,你看不出任何迹象,她有其它的毛病,SARS也不像。
再比如說賈寶玉,還有一個甄寶玉,這個甄寶玉到底是幹嗎的呀?是甄(真)寶玉呀,還是賈(假)寶玉?而且是照鏡子照出來的,賈寶玉睡午覺看着鏡子,然後就夢到一個甄(真)寶玉。
但是這又很重要,一上來就寫甄(真)寶玉,最後結局又扯到甄(真)寶玉。
所以這種荒唐呢,既是小說形式本身它的社會地位,它的沒有地位所決定的,又是這個小說裡面的内容,這些情節鍊條上的不銜接,或者作者獨特的用心不被理解所造成的。
所以你覺得它是一個荒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