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二榻四幾,是賈母、薛姨媽;下面一椅兩幾,是王夫人的,餘者蛇影杯弓颦卿絕粒都是一椅一幾。
東邊是劉姥姥,劉姥姥之下便是王夫人。
西邊便是史湘雲,第二便是寶钗,第三便是黛玉,第四迎春、探春、惜春挨次下去,寶玉在末。
”薛姨媽雖然是王夫人之妹,在賈府卻是客——五十回賈母和鳳姐就薛姨媽拟宴請大家賞雪一事時開玩笑說,“姨太太是客,在咱們家受屈”——故位在其姐之上,享受的禮遇等同賈母,明顯高于王夫人。
劉姥姥固然出身貧寒,但賈母以“老親戚”呼之,待以貴客之禮,因此王熙鳳排座次時将她安排在王夫人的上首。
老輩如此,小輩亦然。
史湘雲和薛寶钗都是外人,但在血緣上湘雲與賈母即賈府的關系要比寶钗近得多。
但寶钗目前長住賈府,而湘雲則是偶爾小住,所以湘雲坐首席便是理所當然的了。
五十三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一節則更加明顯:上面兩席是李嬸、薛姨媽二位。
賈母于東邊設一透雕夔龍護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
将自己這一席設于榻旁,命寶琴、湘雲、黛玉、寶玉四人坐着。
隻算他四人是跟着賈母坐。
故下面方是邢夫人、王夫人之位。
西邊一路便是寶钗、李紋、李绮、岫煙、迎春姐妹等。
賈珍、賈琏、賈環、賈蓉等隻能坐在“廊上”。
當賈母說給小戲子們“賞”時,小厮們撒錢後,賈珍、賈琏“二人遂起身,小厮們忙将一把新暖銀壺捧在賈琏手内,随了賈珍趨至裡面。
賈珍先至李嬸席上,躬身取下杯來,回身,賈琏忙斟了一盞;然後便至薛姨媽席上,也斟了”。
這位李嬸不過是李纨的寡嬸,帶了女兒李紋、李绮來京。
所以從親戚關系來說,這李嬸要比薛姨媽遠得多,屬于王夫人親家方面的妹妹。
正因為是客,而且是新到的遠客,所以在禮遇上就更特殊一些,位在薛姨媽之上。
同樣道理,在小輩中寶琴是親戚中關系相對較遠的——她隻是寶钗的堂妹——又剛來不久,故安排在首席,位在湘雲之前。
這次寶钗沒有跟賈母坐在上面,想是因為薛家已有寶琴在了之故。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來了許多親戚、族人的元宵夜宴上,在丫頭仆婦“媳婦們都素知規矩的”賈府,禮節上是不可能疏忽的,座次輕易不會錯,主仆長幼皆深知禮法。
賈珍、賈琏二人跪下給賈母斟酒時,“那賈環弟兄等,卻也是排班按序,一溜随他二人進來,見他二人跪下,也都一溜跪下。
寶玉也忙跪下了”。
而這次命寶琴、湘雲、黛玉、寶玉四人坐着是賈母親自發的話,由此也可看出賈母從心底裡還是更心疼嫡親外孫女林黛玉一些。
至三更天覺得有些涼了,王夫人提議賈母挪進暖閣,“這二位親戚也不是外人,我們陪着就是了”。
結果賈母叫大家都進暖閣,而且“讓薛李正面上坐,自己西向坐了”。
所以賈母出資20兩為寶钗做生日,雖然有對寶钗印象很好的因素,但并不是喜愛她的程度已超過黛玉,更沒有着眼于選擇未來的孫媳,主要是出于因為這個生日比較重要,寶钗又是外人的考慮罷了。
五十八回有一個細節也能證明賈母格外喜歡和關心黛玉:由于一位老太妃薨,賈母等均奉命入朝守制并送靈,前後需得一月左右。
賈母托薛姨媽在園内照管衆姐妹丫鬟,“又千叮咛萬囑咐托他照管林黛玉”。
五十四回元宵夜放炮仗,“林黛玉禀氣柔弱,不禁畢駁之聲,賈母便摟他在懷中”。
總之,曹雪芹筆下的賈母對林黛玉的疼愛在所有的少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