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真真國女兒詩(第五十二回)

首頁
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

    島雲蒸大海,岚氣接叢林。

    月本無今古,情緣自淺深。

    漢南春曆曆,焉得不關心?

    [說明]

    薛寶琴說自己八歲時曾跟父親到西海沿上買洋貨,見到一個真真國裡的很漂亮的女孩子,十五歲,會講“五經”,能做中國詩詞。這首五律,據寶琴說就是那位“外國美人”做的。

    [注釋]

    1.朱樓——即紅樓,指代貴族之家。

    2.水國——環海之地,島國。

    3.島雲蒸大海——海水蒸騰而成島上的雲。

    4.岚——山林中的霧氣。亦指島上景象。

    5.“月本”二句——意謂古時的月亮與今天的本無區别,因為人的感情有深淺不同,所以多情人便會對月亮發生感慨。詩詞中此類感慨甚多,如李白《把酒問月》詩:“今人不見古明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緣,因為。自,本有。

    6.漢南——本言漢水之南,這裡非實指,是用典,說人生易老、俯仰今昔、不堪遲暮之感。語出北朝庾信《枯樹賦》:“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怆江潭;樹猶如,人何以堪!”後用此典,亦都通過楊柳來感慨,如杜甫《柳邊》詩:“漢南應老盡,灞上遠愁人。”春,春色,指“朱樓”之柳色。曆曆,曆曆在目,看得清清楚楚。這句說,回想起來昔時情景如在跟前。

    7.焉得——怎能。

    [鑒賞]

    薛寶琴所說的“外國美人”做中國詩的奇聞,不論真假,能使一些人相信,這就得有一定的現實基礎,那就是在曆史上,我國民族文化在對外交流中曾産生過很大的影響,清代的工商交通事業和海外貿易都有新的發展,當時有一批像薛寶琴父親那樣為皇家出海經辦洋貨的豪商。

    但是,除了上述的客觀意義外,作者寫這一情節卻另有意圖。他有意讓寶琴把事情說得過于神奇,在一些細節上甚至吹得離了譜,使讀者疑心這一切也許是寶琴在信口編造。事實也果然如此。作者接着就讓黛玉當場戳穿她:“‘這會子又扯謊……我是不信的’。寶琴便紅了臉,低頭微笑不答。”還是寶钗給她解了圍。那個“外國”名“真真”,豈不就是“真真假假”的意思?其實,這位十五歲做詩的“外國美人”也就是寶琴自己。你看,寶琴說那個美人如同“畫上的美人一樣”,還說“實在畫兒上也沒他那麼好看。”賈府裡的人也曾稱贊寶琴這個外來的美人如“仇十洲畫的《豔雪圖》”。賈母說“那畫的哪裡有這件衣裳?人也不能這樣好!”這是寫法上偶然雷同嗎?不是的。

    新來賈府的四位姑娘中,薛寶琴是作者花筆墨最多、重點描寫的人物,她的命運在八十回之後不會沒有交代。而且根據作者總用詩詞隐寫大觀園女兒們命運的慣例,寶琴的後事也必定有詩暗示。她所寫的《懷古絕句》隻暗示别人的命運,她所口述的《真真國女兒詩》才隐寓着她自己的将來。全詩說自己憔悴流落于雲霧山岚籠罩着的海島水國,昨日紅樓生活已成夢境,眼前隻能獨自對月吟唱,憶昔撫今,不勝傷悼。何以知道這客觀上就是寶琴将來的自況呢?因為有她前作《賦得紅梅花》一詩可以與之相印證,而且隻有把那一首詠物寓意的七律與這一首直抒情懷的五律加以印證,前者關于紅梅花的種種設喻的隐義才能豁然開朗,獲得比較明确的解說。在那首詩中,“閑庭曲檻無餘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句中的“閑庭檻”就是這首詩中的“朱樓”,即大觀園。“無餘雪”,“雪”諧音“薛”,将來不僅寶琴要離開賈府,寶钗也不能再住蘅蕪院了,她貧困得隻好依靠蔣玉菡、襲人的“供奉”(二十八回脂評)。“流水空山”,也就是“島雲蒸大海,岚氣接叢林”的“水國”。“有落霞”,是唐代王勃名句“落霞與孤骛齊飛”的歇後語(這句文句與歇後語手法,以後的酒令中還将用到),說獨處海島如孤飛之野骛。“幽夢冷随紅袖笛,遊仙香泛绛河槎。”“幽夢冷”也是說孤寂。“紅袖笛”與香菱《吟月》詩用“綠蓑聞笛”、“紅袖倚欄”烘托月亮的方法相同,正合“月本無今古,情緣自淺深”一聯。“乘槎遊仙”,仍是關于海島上居住者的傳說。“前身定是瑤台種,無複相疑色相差。”有了“漢南”一聯,我們才明白教人們不要因眼前“色相差”而疑其“前身”本是“瑤台種”的深意,原來也是回憶往昔的青春榮華,感歎如今的流落憔悴。薛寶琴隻是賈府的親戚,而且已經是許給梅翰林家作媳婦的人,最後境況仍不免如此凄涼,可見小說中敗落的并不限于賈府一門,确如第四回門子解說《護官符》時所說的,賈、史、王、薛四家必定“一損俱損”,他們都牽連獲罪了。《紅樓夢》是一部四大家族的衰亡史,從這首詩中,我們又一次找到了明顯的佐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