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酒令三首(第六十二回)

首頁
[說明]

    這是在大觀園紅香圃内為寶玉等四人擺壽酒時席上行的令。辦法是:“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還要一句時憲書上的話,共總湊成一句話。酒底要關人事的果菜名。”時憲書,即舊時之曆書。

    其一(林黛玉)

    落霞與孤鹜齊飛,

    風急江天過雁哀,

    卻是一隻折足雁,

    叫得人九回腸,

    ——這是鴻雁來賓。

    榛子非關隔院砧,

    何來萬戶搗衣聲?

    [注釋]

    1.“落霞”句——唐代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晚霞。鹜,鴨,泛指雁之類。

    2.“風急”句——出處不詳,當是唐人詩句。陸遊詩“風急江天無過雁,月明庭戶有疏砧”似是反用其意而作。

    3.折足雁——骨牌名。程高本這句“一隻”作“一枝”,“折足”做“折腳”。據脂本。

    4.九回陽——曲牌名。原是愁極之詞,語本司馬遷《拜任少卿書》:“腸一日而九回。”

    5.鴻雁來賓——舊時曆書中有此語。來賓,動訊飛來旅宿的意思,語本《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鴻雁來賓。”

    6.“榛子”二句——榛樹的果實可食,如栗而小,味亦如栗,又叫榛栗、榛瓤。“榛”與“砧”音同而義異,所以這兩句酒底話說它與搗衣之砧聲無關。這就是酒命規定的以席上果菜(榛瓤)說人事。又《左傳.莊公二十四年》疏“榛栗”為“婦人之贽”曰:“蓋以‘榛’聲近‘砧’,取其虔于事也。”則“榛子”又可暗諧“虔子”,即一片摯誠、忠貞不渝的意思。以搗衣砧聲喻懷人愁緒,前已屢見。末句用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其二(史湘雲)

    奔騰而砰湃,

    江間波浪兼天湧,

    須要鐵鎖纜孤舟。

    既遇着一江風,

    ——不宜出行。

    這鴨頭不是那丫頭,

    頭上那有桂花油?

    [注釋]

    1.“奔騰”句——北宋歐陽修《秋聲賦》:“初淅瀝以蕭飒,忽奔騰而砰湃。”本形容風聲如波濤奔騰澎湃,這裡隻說波濤。程高本無“而”字,“砰湃”作“澎湃”,本相通。今據出處,從脂本。

    2.“江間”句——杜甫《秋興》詩:“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兼天,連天,滔天。

    3.鐵索纜孤舟——骨牌名。從上文寫江水浪大看,這句所用的當是赤壁曹操事:曹軍多北人,不谙水性,為避風浪颠簸,以鐵索連結江上單獨船隻,上鋪木闆,平穩如行陸上。後被周瑜用火攻所敗。

    4.一江風——曲牌名。全句有俗話“船遇當頭風”之意。

    5.不宜出行——舊時迷信宣傳出門遠行要挑選吉利的日子,曆書中有某一天是否相宜的說明。

    6.鴨頭——席上的菜,與“丫頭”諧音。桂花油——古時婦女用的搽發油。

    其三(史湘雲)

    泉香而酒冽,

    玉碗盛來琥珀光。

    直飲到梅梢月上,

    醉扶歸,

    ——卻為宜會親友。

    [注釋]

    1.“泉香”句——歐陽修《醉翁亭記》:“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冽,清。程高本無“而”字,據出處,從庚辰本。

    2.“玉碗”句——李白《客中作》詩:“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琥珀,見《夏夜即事》詩注。形容酒的色澤。這一句與下一句程高本略去。

    3.梅梢月上——骨牌名。上,升起。

    4.醉扶歸——曲牌名。其名取意于唐代張演《社日村居》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5.宜會親友——曆書上的吉利話。程高本無“卻為”二字。

    [鑒賞]

    酒令已于小說中見到多次。酒令内容依然都按人物性格、命運給塗上了一層象征性的色彩。黛玉哀怨,湘雲放達。黛玉的身世遭遇恰如其酒令中的折足孤雁,失伴哀鳴。湘雲幼小時先喪父母,家業凋零,後來又丈夫早卒,青春孀居,其生活曆程也像江上孤舟,幾經風濤。

    這一回“醉眠芍藥裀”是曹雪芹為史湘雲憨态寫真的精采之筆。這裡,不但用紅散亂、蜂蝶鬧嚷等環境描繪為畫面作生動的藝術烘染,更以“睡語說酒令”的細節來寫湘雲的情态,突出了她性格中不同于寶钗的狂放不羁的一面。這一切,都充滿着很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