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玉之死(6)

首頁
    玉卻始終毫無異樣神色,我行我素,泰然如昔。

    琴張也曾試着探問:“我們是不是該早日遷出,離開這是非之地,比如且到西門外牟尼院去,再買舟南下,回蘇州玄墓蟠香寺?再說,一旦皇上把這府第并園子賞給了什麼人,他們進駐以後,會怎麼對待我們?鬧不好讓他們攆出,倒不如我們自己早作主張。

    ”妙玉隻是微笑不答,後來也許是嫌琴張一再聒噪,這才淡淡地說:“師父圓寂時,留下遺言,說我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有我的結果。

    一切聽其自然,攆也好,不攆也好,想它作甚?我們且關起庵門靜心養性,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自然不會來,一切自有先天神數鎖定。

    ”琴張和嬷嬷們究竟難有妙玉那樣境界,每當送糧油菜蔬的到來,少不得打聽外面消息,一日琴張忍不住跟妙玉說起,兩府羁押的人口中,有的如周姨娘、賴升、繡橘等已然驚恐病餓而死;有的如繡鸾、春纖、靛兒、彩明、焙茗、掃紅等已先期被人買走;有的則已瘋癫;餘下的惶惶不可終日……妙玉聽了,不但毫無悲憫之色,竟笑着說:“一劫之中,有成、住、壞、空四步,他們已然走到了壞這一步,再往下便空空如也,得大自在了,可喜可賀!”并讓琴張跟她一起鼓琴擊節而歌。

    琴張常聽妙玉說,文章隻有莊子的好,又給她講解過莊子的《大宗師》,那《大宗師》裡講到,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個人是莫逆之交,忽然有一天子桑戶死了,孔子聽說,派徒弟子貢去幫着辦喪事,結果發現孟子反、子琴張他們在編曲鼓琴而歌,快活非常……那是為什麼呀?就是因為孟子反、子琴張他們是逆于俗理而合于天理的“畸人”,他們懂得“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的道理;妙玉給她取名琴張,正是從《大宗師》裡這段故事來的。

    琴張雖然懵懵懂懂不解其意,但看到主人如此灑脫無畏,也便心中稍定;不管外頭生離死别,關緊庵門,她們四個人每日裡按部就班,往日該做什麼,現在便依然做什麼,兩位嬷嬷也漸心定,竟把庵中花木伺弄修理得比以前更好。

     且說賈芸買通守府公差,從大觀園後門,越過往昔廚房一帶,轉到園中,迤迤逦逦前往栊翠庵。

    路過沁芳閘,月光下隻覺閘閉水腐,冒出不雅氣息;經過翠樾埭,那些往日他監植的樹木,要麼枯萎折倒,要麼無人修整長瘋了枝葉;荼架已空,木香棚已傾,牡丹亭已殘,芍藥圃已廢,薔薇院已蕪,芭蕉塢已塌……觸目驚心,悲從中來。

    遠遠望見稻香村,尚有一窗燈火,想是大奶奶和蘭哥兒還在,便掂掇着是否知會妙玉後,順便也去一晤。

    漸漸來到了栊翠庵前,忽有木樨幽香,沁入鼻息,并有菊香陣陣,飄忽而來,更有琴音歌詠之聲,越牆入耳,不含悲戚,竟似歡唱,不禁詫異。

    轉眼山門已在臉前,少不得敲起門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