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緻讀者(增訂本序)

首頁
    木刻家李桦、古元、彥涵三位同志熱情地為本書創作了李大钊、蔡和森、彭湃、鄧中夏、方志敏、王若飛、葉挺……等烈士的肖像,使讀者由此而對烈士感到倍加親切。

     “詩抄”增訂本裡新補入的一些寶貴遺作,和原來收集到的許多珍貴詩篇一樣,使讀者體會到革命烈士為國為民的赤膽忠心,意氣風發、力圖上進的遠大抱負,堅韌不拔的革命意志和願為革命事業粉身碎骨的壯志雄心。

    蔡和森同志《少年行》中的:“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

    雖無魯陽戈,庶幾挽狂瀾。

    憑舟衡國變,意志鼓黎元。

    ”羅學瓒同志《自勉》裡的:“何言乎富貴,赤膽為将來。

    ”《詠懷》裡的“傾洋滌宇宙,重建此乾坤”;《随感》裡的“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

    ……奮我匣中劍,斬此冤孽根!立志在匡時,欲為國之英”等句,都表現了他們在青年時代就有救國救民的抱負,不同于庸庸碌碌醉生夢死的凡夫俗子。

    這種愛國和上進的精神是足以供我們今天的青年效法的。

     革命烈士光輝的遺著都具有使頑者振、懦者立的力量。

    我們在本書第一版時《緻讀者》(代序)裡已經引用過不少這樣的詩行——現在已經成為人人愛誦的名句。

    從新增補的烈士遺詩裡,我常愛朗讀我國最早的無産階級革命作家柔石寫的一首詩裡這樣堅決的句子——誓言: 呵!戰! 剜心也不變! 砍首也不變! 隻願錦繡的山河, 還我錦繡的面! 呵!戰! 努力沖鋒, 戰! 詩末注明寫作的日期是“1925年7月8日夜”。

    一九三一年二月十日柔石同志被國民黨秘密殺害,身中十彈(見魯迅寫的《柔石小傳》)。

     我也非常喜歡熊亨瀚烈士的豪情壯志、氣象魄魄的詩: 昨夜洞庭月, 今宵漢口風。

     明朝何處去? 豪唱大江東! ——《途中》 大地春如海, 男兒國是家。

     龍燈花鼓夜, 長劍走天涯。

     ——《客中過上元節》 他的《亡命》七言律詩裡的“蹈火歸來又赴湯,隻身亡命是家常……風塵小憩田夫舍,索得濃茶作膽嘗。

    ”和《亡命彭澤》七言絕句裡的“一舟風雨尋常事,曾自槍林闖陣來。

    ”都是很豪放的句子。

     烈士們堅貞的革命意志見于王若飛同志的兩句詩中: 死裡逃生唯鬥争, 鐵窗難鎖鋼鐵心! 《王若飛在獄中》這本書已經成為廣大青年手中最珍貴的讀物之一。

    這兩句詩是他在獄中為鼓勵同志而作的短文《生活在微笑》的結語。

    詩雖隻兩句,卻具有雷霆萬鈞的力量。

    ——因此我們把這兩句作為“一首”編入這本詩抄。

     若飛同志經常用詩對獄中難友進行政治氣節教育。

    一次,他給獄中同志寫秘密信,開頭便引了明代于謙的一首焚石灰詩:“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顧,隻留青白在人間。

    ”若飛同志富有才華,生平為文,無不淋漓痛快,所作詩詞也不少,但可惜全部損失了,僅留得兩句詩和一首歌,這實在是一大憾事! 僅隻兩句詩但含有巨大力量的,還有下面兩個例子: 第一次國内革命戰争失敗後壯烈犧牲的江西帥開甲烈士臨刑前寫道: 記取章江門外血, 他年化作杜鵑紅。

     一個普通的共産黨員,年僅十九歲就英勇犧牲了的金方昌烈士,被敵人打斷了胳膊……他忍住巨大的痛苦,用手指蘸血在牆上寫道: 嚴刑利誘奈我何, 颔首流淚非丈夫! 這種威武不屈,慷慨赴義的革命英雄氣概,也屢見于其他烈士的詩句,如熊亨瀚烈士寫的:“吾道終當行九域,慷慨以身相許。

    ”“憂國恥為睜眼瞎,挺身甘上斷頭台”。

    如陳法轼烈士的:“磊落生平事,臨刑無點愁。

    壯懷猶未折,熱血拚将流。

    ”“慷慨為新鬼,從容作死囚。

    ”陳輝烈士的:“英雄抛碧血,化為紅杜鵑。

    ”車耀先烈士的:“願以我血獻後土,換得神州永太平。

    ”李貫慈烈士的:“男兒一副好身手,拚将熱血灑神州。

    ”餘文涵同志的:“無限蒼生無限仇,個人生死何足論。

    ”何敬平同志的《把牢底坐穿》“……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願,願把這牢底坐穿!”和他同監獄同時犧牲的蔡夢慰同志寫的《黑牢詩篇》裡也有幾乎完全同樣的兩句,這都表達了烈士們自我犧牲、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和本書初版時所收集的詩作一樣,這次增補的許多烈士的詩歌,也都是百花齊放,萬紫千紅。

    許多烈士的詩作不僅戰鬥性很強,藝術性也很高。

    初版出書後,不少讀者認為,像陳輝同志确是出色的新詩人。

    他的詩集應該重版翻印。

    他的某些詩歌大有資格加入例如《中國新詩選》這類書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