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大钊(六首)

首頁
    ,指中國。

    “闆”和“蕩”是《詩經》兩篇詩的名稱,内容都感歎世亂,因此稱世亂為闆蕩。

    喪亂安所極:禍亂怎樣才仃止?安所,何所。

    極,到盡頭。

    1915年袁世凱勾結日本帝國主義,出賣中國主權,準備竊國稱帝,故作者有此感歎。

     ⑥八表同昏:指全國陷在袁世凱的黑暗統治之下。

    八表,猶八方。

    一夫竊國:指袁世凱竊國稱帝。

    一夫,為全民所唾棄的暴君。

     ⑦五彩旗:辛亥革命以後,建立“中華民國”,當時的國旗用紅黃藍白黑五色。

    少顔色:失去光采。

     ⑧逆賊:指袁世凱。

    稽征讨:稽遲讨伐,讨伐得太遲了。

     ⑨義聲起雲南:指蔡锷在雲南起義讨袁。

    鼓鼙:軍鼓,指袁世凱派兵去鎮壓起義。

     ⑩江戶:在日本。

    作者是從江戶轉橫濱回國的。

     ⑾鵬鳥:莊子的寓言說,大鵬鳥要飛到南海去,張開翅膀一直飛上九萬裡高空。

    扶搖:指大鵬鳥飛上去時所激起的旋風。

    這裡表達出作者回國讨袁的沖天豪氣,不怕一切困難。

     ⑿1916年春,南方各省為反對袁世凱,紛紛宣布獨立。

    天問:即郭厚庵:作者友人。

     ⒀班生:指東漢班超。

    他曾投筆從戎,到西域去為國立功。

    這裡用班生來指作者的朋友天問,問他這次投筆參軍以後心情如何,夙願能否順利實現。

    日已曛:日落黃昏,指祖國在軍閥統治下前途暗淡。

     ⒁屈子:指戰國時愛國詩人屈原。

    當時他曾被朝廷趕走,離開國都。

    這裡借來說明作者自己抱着愛國之心,出國時對祖國的危亡不勝哀痛。

    靖氛:指平定戰亂。

    嶽家軍:南宋嶽飛統率的抗金軍隊英勇善戰,當時人贊美道:“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這是說,可惜當時在讨袁戰争中,還缺少像嶽家軍那樣強大堅定的武裝力量。

    言下含有對友人的殷切期望。

     ⒂風塵河北:這是說北方已有戰事,自己已經和朋友們音訊斷絕。

    戎馬:猶兵馬。

    羽檄:軍書。

    這是說江南的軍事活動正在開展,消息紛紛傳來。

     ⒃劫後話:劫,劫難,指當時袁世凱竊國所造成的災難。

    劫後話,指将來戰後碰見時的談話,談到當時戰亂,無限傷心。

    連天烽火獨思君:指在戰火遍地的情況下懷念友人,希望友人有所作為。

    烽火,戰火。

     ⒄丙辰:1916年。

    那時袁世凱已竊國稱帝,作者在上年底回上海後,沒有機會參加讨袁軍,在春天又到日本。

    再造神州:指消滅袁世凱,重建中國。

    神州風雨樓:指重建中國後準備興建的紀念勝利的建築。

    《詩經》:“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指在時局黑暗中志士不停止地奮鬥。

    口占一絕:随口吟成一首絕詩。

     ⒅黃龍府:金國的京城,故城在今吉林省農安縣。

    南宋初,金國侵占了黃河流域。

    嶽飛在進軍時,對部下将士說:“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

    ”這裡指消滅了竊國大盜袁世凱,痛飲祝捷。

     ⒆大陸:指中國。

    龍蛇起:指各地讨袁軍的興起。

    風雨多:指戰事頻繁。

    當時讨袁軍和袁世凱的反動軍隊正在南方作戰。

     ⒇斯民:這裡的人民。

    憔悴:饑餓貧困。

    蹉跎:指自己報國的志願沒有實現,有白白錯過時機的感歎。

     [21]太和:太平。

    當時作者在日本,感歎祖國的軍閥戰亂,渴望祖國人民奮起旋轉乾坤,使祖國回複太平。

     [22]碧血:周朝大夫苌弘,忠心于國,卻被殺害。

    相傳他的血三年後化為碧玉,後因稱死難者的血為碧血。

    幾春花:言碧血化成幾個春天的花。

    一抔土:一捧土,指墳。

     [23]叱咤聲:具有英雄氣概的呼斥聲。

    嗚咽水:發出嗚咽聲的流水。

    嗚咽,含有對死者悲悼感歎的意味。

     [24]蛟龍起:蛟龍騰起。

    這是說,蔣衛平雖已犧牲,但他的英勇氣概還像蛟龍騰起那樣鼓舞着人心。

    蔣衛平,愛國志士,作者友人。

    1910年前後,在東北渡河時被反動派暗害。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