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鐐行
帶鐐長街行,
蹒跚複蹒跚,
市人争矚目,
我心無愧怍。
帶鐐長街行,
鐐聲何铿锵,
市人皆驚訝,
我心自安詳。
帶鐐長街行,
志氣愈軒昂,
拚作階下囚,
工農齊解放。
1935年3月11日由大庚縣獄中帶腳鐐經大街移囚綏署候審室。
移獄
大庾獄中将兩日,
移來綏署候審室,
室長八尺寬四尺,
一榻填滿剩門隙;
五副腳鐐響锒铛,
匍匐膝行上下床,①
獄門咫尺隔萬裡,②
守者持槍長相望。
獄中靜寂日如年,
囚伴等吃飯兩餐,
都說欲睡睡不得,
白日睡多夜難眠;
檐角瓦雀鳴啁啾,
鎮日啼躍不肯休,
瓦雀生意何盎然,③
我為中國作楚囚。
夜來五人共小被,
腳鐐颠倒聲清脆,
饑鼠跳梁聲啧啧,④
門燈如豆生陰翳;
夜雨陣陣過瓦檐,
風送計可到梅關,⑤
南國春事不須問,
萬裡芳信無由傳。⑥
1935年3月13日晨
獄中月夜
空負梅關團圓月,
囚門深鎖窺不得。
夜半皎皎上東牆,
反影鐵窗皆虛白。
3月19日夜半口占
劉伯堅(1901-1935):四川平昌人。曾在法國和比利時勤工儉學。192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24年赴蘇聯學習。1926年回國,黨派他出任西北軍馮玉祥部總政治部主任。1927年後又去蘇聯軍政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在中央蘇區工作,曾當選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1931年任紅軍第五軍團政治部主任。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後,留在根據地堅持鬥争,擔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在戰鬥中受傷被俘犧牲。
〔注釋〕①匍匐:同蒲伏,爬着走,寫牢房的局促和獄中生活的困頓。
②咫尺萬裡:咫,八寸。咫尺,極言距離近,離開牢門不過咫尺,可是像萬裡那麼遠,不能越過,亦指被囚在牢内和外面沸騰的革命鬥争隔絕。
③盎然:飽滿。這是指瓦雀的活潑跳躍,生氣勃勃。
④跳梁:跳躍。
⑤梅關:當指大庾縣南的梅嶺一帶。當時烈士被囚禁在大庾縣獄中,他估計風可以把夜雨送到梅關,含有把他們被囚的消息送到革命隊伍中去的意思。
⑥南國春事:指南方的革命勢力像春意蓬勃地發展是必然的,不須問得。隻是作者被囚,跟外邊咫尺萬裡,無由獲得消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