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蔡夢慰(一首)

首頁
     挖得出的—— 也隻有又熱又紅的心肝! “老虎凳”,“鴨兒浮水”…… “水胡蘆”,“飛機下蛋”…… 多麼别緻而又豐富的字眼呀, 在它們的辭典上, 是對付反抗者的工具, 是賞心樂意的遊戲; 而在人類的鬥争史上, 卻用鮮紅的字迹注寫着: 煉成鋼的熔爐, 琢成玉的磨床。

     你,斷了腿的, 你,折了臂的…… 讓自己底軀體殘廢, 為了花朵開放得完美, 為了果實結壘得豐盛。

     是收獲的季節了, 當着你的朋友、 愛人、 同志…… 每一處傷痕呀, 都誇示着它所表現的光榮, 它所包含的意義。

    第四章 歡迎呵戰友 歡迎呵! 親愛的戰友, 同志。

     你是來自何方? 哪一個村, 哪一座城, 已掀起解放的巨浪! 隻有混濁的開水, 隻有殘餘的煙蒂, 而友愛的手指, 早拂去了對于魔穴的疑慮。

     才經過熬煎的心靈, 才經過折磨的軀體, 像浸在溫泉裡一般安适舒坦…… 寒夜,一角薄毯的分享, 使全身全心都感到暖和。

     燕子,會帶來春信; 來自火線上的人, 傳播了鬥争的捷音: ——東山坡呀, ——西山坪呀, 人民已經翻了身! 在放風場上, 每一雙眼睛放着亮, 每一個臉頰發着光, 火呀,在深心裡熊熊地燃燒…… 一口冷鍋, 幾床破絮, 家,破了,無歎息。

     暴風雨的夜裡, 該有多少林間的巢傾覆? 該有多少浪裡的船沉沒? 在同難的兄弟間, 你看到家人的面影, 也感到和家人一般的溫存。

     像潮水退了, 被抛留在岸窪裡的魚, 共同的苦難, 共同的企願, 使大家濡活在彼此的沫液裡。

     既已聽見潮鳴了, 排山倒海的浪濤呀, 必然的,更接近了, 更接近了呀……第五章 鐵窗裡的等待 像籠裡的鷹 梳理着他的羽翼, 準備迎接那飛翔的日子; 長期的幽禁呵, 豈能使反抗者的意志麻痹。

     在鐵窗裡面, 無時不在磨砺着鬥争的武器—— 用黃泥搓成的粉筆, 在地闆上寫出了講義, 你,是學生,也是教師, 卡爾、恩格斯、伊裡奇、約瑟夫 就像坐在身邊, 同大家親密的講叙; 毛澤東的話呀, 又一遍在心裡重新記憶, 再一遍在心裡仔細溫習。

     寒冷的俄羅斯, 是怎樣開遍了香花; 古老的中華, 怎樣燃起了解放的火炬。

     同敵人鬥争的故事, 同自己鬥争的故事, 一幕一幕重現在眼底, 像無數的火星 閃耀在這樣黑的夜空裡。

     轉動齒輪的, 揮舞鋤鍁的, 搖弄筆杆和舌頭的; 趁着新建的花園完工之前, 你,向自己的弟兄, 赤裸出深藏的靈魂和軀體, 看哪裡還有暗迹, 看哪裡還有污點, 進入那聖潔芬芳的田園地呀, 誰,好意思帶着一身垢膩! 莫說包過腳, 老了便不能解放; 五十幾歲的老大哥, 天天在學讀書,寫字; 還在夢裡流尿的孩子, 也會用稚氣的口語, 講說革命的大道理, 描述新社會的美麗。

     ………… 蔡夢慰:四川遂甯人。

    新聞記者,詩人。

    1948年4月被捕,囚于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渣滓洞集中營。

    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犧牲。

     〔注釋〕①蔡夢慰同志在獄中堅持寫作,用竹簽子筆蘸着棉花燒成灰燼調作的墨汁,寫出血淚和仇恨的記錄。

    1949年11月27日深夜,蔡夢慰同志由渣滓洞被押赴松林坡刑場途中,将其未完成的長詩原稿—— 《黑牢詩篇》抛留荒草叢中,重慶解放後被發現,這一珍貴的詩篇,終于被保存下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