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5

首頁
    王一民陪着盧運啟喝了幾杯問酒,就借故離開盧家,趕到花園街李漢超住處,向他彙報了盧運啟家發生的全部情況,也包括許婚問題。

     李漢超聽完後說:“看起來敵人已經對盧運啟發動了全面攻勢。

    《北方日報》已經被日本人控制住,我們可以先不去惹動它。

    但是對劇團,卻不能放棄,要和劉勃研究一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和敵人抗争。

    ” 王一民同意地點着頭。

     李漢超接着說:“現在看來,情況最危急的還是盧運啟老先生。

    你方才當我講述的他那股浩然正氣,确實使我感動。

    但是越這樣越會激怒敵人,說不定很快就會對老人家下毒手,所以我們要想法幫他脫離險境。

    ” “有什麼辦法嗎?”王一民忙問。

     “我要馬上請示省委。

    ‘”李漢超一邊思索着一邊說,“可不可以讓他悄悄地離開哈爾濱。

    到我們的遊擊區去?如果你同意的話,還可以把淑娟也帶上……” 王一民疑慮地搖着頭說:“怕不容易吧?如果這樣做,就要和老人家正式攤牌。

    他能否立即點頭和我們走一條路?再是安全問題,他是棵大樹,樹大招風,說不定敵人很快就會在明裡暗裡對他采取監視措施,如果萬—……” 王一民話沒說完,李漢超就揮揮手說:“送他走,我已經有一個比較現成的方案,不然也不會提出來。

    倒是你說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慎重對待,不能貿然攤牌。

    我的意見是不是你先試探他一下……” “可以。

    ”王一民點點頭說,“如果有辦法送他安全出境,我可以想法做工作,淑娟也可以幫我做……” “那好。

    我一定盡快地請示省委。

    如果省委同意,我們就馬上行動。

    ” “走的辦法可靠嗎?” “你還不放心?”李漢超微笑着說,“我隻好把底交給你了。

    我相信,你聽見後不但會高興地贊成,說不定還會向我提出要求呢。

    ” “要求什麼?”王一民不解地問。

     “你先聽我講吧。

    ” 接着李漢超就講了下面一段情況。

     湯北大捷,使我遊擊隊聲威大震。

    日酋玉旨雄一及吉山将軍那報複性的狂轟濫炸,并沒有傷及我們的部隊;陸軍的“掃蕩”,也以失敗而告退。

    在這青紗帳起,草木蔥籠的季節裡,正是遊擊健兒逞英豪的大好時光。

    ; 日寇“掃蕩”部隊一退,遊擊區方圓幾百裡的警察機關和地主武裝“大排”也都龜縮回去,不敢妄動。

    尤其在湯旺河一帶,隻要我們的部隊從集鎮上一過,警察署立刻緊閉大門,連個窺探的腦袋都不敢探出來。

    與此相反,居民住戶,小商小販,卻都迎上前來,端茶送飯,熱誠相迎。

     遊擊隊威望所及,使那些被日寇漢奸逼上梁山的小股“綠林”好漢,也都相率來歸。

    我們的隊伍在擴大,遊擊區在擴大。

    在這種情況下,遊擊隊長夏雲天和中心縣委的委員們(夏雲天兼縣委書記)一商量,就準備在遊擊區裡正式成立中國人民抗日政權,建立起鞏固的抗日根據地。

    為此,夏雲天打算親自到哈爾濱向省委領導請示,同時也彙報一下湯北大捷前後的情況。

     正在夏雲天考慮用什麼辦法,什麼身份能夠安全進入哈爾濱的時候,我們一支二十人的精幹小分隊,在通往鶴立崗的公路上俘獲了七名騎着高頭大馬的僞軍官兵。

    為首的一個肩頭上扛着兩道金杠三個金豆的肩章,競是一個上校,其餘的有一個少校,一個上尉,四名馬弁。

    小分隊的同志一看這是一條大魚,是這一帶赫赫有名的大家夥,便立即連人帶馬押送回隊部。

    經過詳細審問,弄清了下面的情況:那個上校名為朱殿山,原來是鶴立崗、羅北一帶的大絡子頭,手下嘯聚了兩千多号人馬,報号鎮黑龍。

    這個鎮黑龍原本是佳木斯的一個流氓頭子,平常吃喝嫖賭無所不好,民國二十八年半的時候,為争一個唱大鼓的女人,和警察局長大打出手,他一槍打瞎了局長一隻眼睛,這下子城裡混不下去了,便領着幾個生死弟兄,投奔到一個報号劉單子的老土匪名下當了一名炮頭。

    沒到半年,他發動了一場匪窩政變,把老土匪頭子擊斃了,自己就坐上了頭把虎皮交椅。

    兩年後,當日本人吞占東北的時候,他手下已經發展到一千五百多人。

    僞滿洲國一成立,他的心癢癢起來了,他本是從小在城市裡混大的,城市裡那花天酒地的生活才是他生存的好土壤,山大王的生活再好也沒有那燈紅酒綠的味道。

    他身在山寨心向城市。

    當溥儀在新京一登上傀儡皇帝寶座的時候,他那封建的反動腦袋立刻緊張地轉動起來,以為真龍太子一登基,僞滿洲國就要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如果能乘這個時機率領人馬投靠過去,弄個武官當當,豈不比當山大王勝強百倍!如果時來運轉,被哪個上司賞識,再打上幾場漂亮仗,說不定就會當将軍,成為“滿洲國”的開國元勳呢。

     鎮黑龍朱殿山這些想法也并不是想入非非的夢幻,在僞滿洲國乍一開鑼的時候,正是日僞招兵買馬,收羅走卒的年代,不管什麼家夥,隻要能向日寇舉手投降,頂禮膜拜,他們便都收羅過來,加以委任。

    對于能夠率領人馬前來投靠的官兵、土匪,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