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

首頁
    招弟,說: “這個辦法和工人同志關系太大了,這裡還有一份,請你們看,也請你們指示指示。

    ” 譚招弟好奇地接過來,交給鐘珮文。

    秦媽媽她們都走到鐘珮文身邊,聽他念: 為了克服過去缺勤率太高現象,鼓勵職工積極參加生産,特訂出升工辦法如下: 一、半個月不請假者(病假不在内),升一個半工; 二、一個月不請假者,升三工; 三、半年不請假者,升二十四工; 四、一年不請假者,升七十二工。

     上述辦法,經勞資雙方協商同意後,立即生效,認真實行。

     譚招弟聽完了,一對眼睛還是出神地盯着那張薄薄的航空紙。

    她心裡想:這個辦法多好呀,一年不請假,可以多拿兩個多号頭的工資哩。

    總經理和廠長這回真的轉變啦,給工人動腦筋哪。

     梅佐賢等大家看完了,他歪過頭去,征求趙得寶意見: “怎麼樣?趙同志。

    ” “這個……”趙得寶毫無思想準備,他摸不清為啥資方突然提出這個辦法,而且還和少數職工交換過意見,是啥意圖呢?他望着那張紙發愣,沒有說下去。

     梅佐賢事先确實和少數職工交換過意見,并且得到職工的擁護,比如說現在站在梅佐賢右後方的勇複基吧,他看了這個辦法以後,心裡十分擁護。

    他交出徐義德的暗賬之後,心裡忐忑不安,怎麼也定不下來,既不敢接近資方,怕喪失立場;又不敢接近勞方,怕總經理不滿。

    反過來,他也不敢疏遠雙方。

    尤其是想到每月暗貼沒有了,賬面上也不能耍花招,單靠那點薪水,維持目前每月的開銷是困難的。

    他要想法增加一點收入。

    他的收支總要想法軋平的,正如他對勞資雙方的關系一樣,也要軋平的。

    前天梅佐賢找他談起這件事,心裡自然滿意極了,這樣今後增加收入,可以彌補彌補家用。

    但他不知道能不能實現,隻表示沒有意見。

    梅佐賢見趙得寶沒有說下去,别的人也沒有做聲,他暗示地望了勇複基一眼。

    勇複基馬上低下頭去,退後了一步。

    梅佐賢看局面有點僵,旋即抓住勇複基,說: “你不贊成這個辦法嗎?把你的意見說給大家聽聽。

    ” 勇複基不得不擡起頭來,站在原來地方,望了趙得寶一眼,見他嘴緊緊閉着,皺着眉頭在想,摸不清他的意見是贊成還是反對。

    勇複基站在梅佐賢和趙得寶之間,很難說話,更糟糕的是又不得不說話。

    他後悔不該跟梅廠長一道再到工會來。

    現在來了,卻沒有辦法走開了。

    他隻得吞吞吐吐地說: “這個辦法,哎,是的,這個辦法倒不錯。

    趙同志,你說呢?” 趙得寶沒料到勇複基把問題推到他身上,沒有正面回答勇複基,卻說: “大家談談吧。

    ” “趙同志的話對極了,”梅佐賢笑嘻嘻地掃了大家一眼,和藹地說,“請各位工人同志指教指教。

    ” 譚招弟頭一個開口了: “隻要廠方認真實行,我們工人當然不反對,可不要說話不算話,别實行了兩天,又不實行了。

    ” “那不會,那不會,”梅佐賢再三聲明,說,“經過‘五反’,資方一定講信用,說辦就辦。

    隻要工會同意,絕對實行到底。

    ” “隻要講信用,就好了。

    ” 梅佐賢向譚招弟拍胸脯,保證道: “我們辦廠的人,特别要講信用,這一點,請你放心好了。

    ”他的眼光掃到鐘珮文身上,說“小鐘同志,你的意見呢?你是文教委員,這事體要勞神多在工人同志當中宣傳宣傳哩。

    ” “我?”鐘珮文愣住了。

     “是的,請你發表高見。

    ” “高見,我沒有。

    ”鐘珮文微笑地說,“低見倒有一點……” “啥意見都很好。

    ”梅佐賢一步也不放松。

     “這當然也是一個辦法,”鐘珮文想起今天在車間看到的标語,說,“工人也有這個要求。

    ” 趙得寶吃了一驚,問道: “工人有啥要求?” “要求增加工資。

    ” “啊!”趙得寶問自己:誰提出這個要求? “今天在筒搖間裡,我看到幾條新标語,”鐘珮文用右手食指敲了敲太陽穴,回憶地說,“是一首打油詩:生産先搞好,福利慢慢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