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回 哀兵大起江陵郡 神将奮威長扳坡

首頁
    卻說葉飄零因秋水身死,深恨趙雲,發雷霆之怒,兵符到處,荊揚徐三州精兵雲集江陵。

    這時清兒傷勢已愈,與周泰領三萬精兵,下平春,攻石陽,渡江來取江夏,泠苞、鄧芝難當張清兒、周泰鋒銳,兼且初得城池,民心不穩,不數日便有昔日葉飄零麾下舊兵偷開城門,因此江夏為張清兒順路收複,安民已畢,全軍抵達江陵。

    軍士皆披白甲,萬民盡着素衣,跟着葉飄零日夜号哭不止。

    又數日,山越夫人領兩萬蠻姑,披麻戴孝啜泣而來。

    一應将領,隻呂布、太史慈、黃忠遲遲不到,急令人前去打探。

     原來黃忠、太史慈接了清兒之令,各領一萬軍馬南奔。

    抵達新野之日,正是呂布身死之時,聞得襄陽江夏俱失,不敢前行,駐紮樊城,收聚呂布殘兵,伺機複取襄陽。

    忽然探馬來報慕容秋水已經身亡,太史慈、黃忠盡皆哭拜于地。

    俄而葉飄零令到,凡在外兵馬,齊集江陵。

    太史慈與黃忠道:“襄陽江夏失守,吾等欲歸江陵,隻可繞道棗陽,插入麥城,方可返回。

    ”前方哨探卻來報道:“趙雲西川精兵大集,江夏已與襄陽連成一片。

    ”黃忠大驚道:“如此吾等歸路斷矣!” 太史慈道:“為今之計,隻有奮勇沖殺,穿破趙雲防線了。

    ”說着挺戟要行,黃忠道:“子義且慢,吾等且仍在此堅守,不回江陵。

    ”太史慈道:“不返江陵,豈不違了将令?”黃忠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況此等大張旗鼓,必主公心痛慕容将軍之死,怒極少思,方有此令。

    如今我等兵少,若奉命強行返回,必然損兵折将,而襄陽以北,皆落敵手。

    吾等當死駐樊城,寸土不讓,待主公出兵之日,吾等亦夾擊襄陽,仇怨可複也。

    ” 有人進言道:“不奉将令,恐主公生疑。

    ”黃忠慨然道:“主公豪邁英武,以誠信待人,日後必知吾等苦衷,何至相疑焉?”太史慈深然其說,于是全軍戴孝,駐守樊城,深溝高壘,趙雲屢次來攻,皆不能下。

    法正相激,黃忠欲出,為太史慈勸住。

    劉巴來誘,太史慈欲動,又為黃忠阻攔,因此樊城得保。

    隻李典、樂進在宛城安民已畢,漸漸南侵,太史慈兩人心下甚憂。

     卻說葉飄零正在江陵哀切,張允進言道:“黃忠太史慈觀望不前,不奉主公之令,恐有二心,宜早日圖之。

    ”葉飄零道:“漢升與子義非有異志之人,乃盼我出兵,彼當夾擊,秋水之仇可報矣。

    ”于是來到校場點将,意欲出兵踏平襄陽。

    百餘文武,白衣白帽,分立兩邊。

     安甯大呼道:“趙雲無故侵我疆土,緻令荊楚梁柱折斷。

    飄零,請即刻出兵,将襄陽夷為平地!”山越夫人也荷荷而吼:“吾不殺盡川兵,難消我心頭之恨,雖死無顔面見慕容妹妹。

    ”葉飄零點頭道:“今日衆将在此,當随我出征,收複襄陽,誅殺趙雲,生祭秋水,方稱我心!”階下閃出田疇,俯伏于地道:“主公,夫人為主公天下大業而遭難,人神共憤。

    然而天下生靈,無不遭受苦難,皆仰首而待主公解救,主公不可因一時之忿而塞天下之心,動雷霆之怒而失夫人之望。

    此去襄陽,志在趙雲,萬勿多行殺戮。

    疇有一計,不動刀槍,襄陽即可收複,趙雲當成喪家之犬。

    ” 葉飄零道:“公有何妙策?”田疇道:“如今夏侯淵新破西羌,馬超不知所蹤。

    曹操于漢中休整大軍,必有下西川之意。

    趙雲非不憂慮,羁留荊襄,不舍離去,此軍中必有奸細也。

    疇請往襄陽說之,趙雲必知西川之厄,引軍西歸,如此襄陽可複,主公于後截殺,趙雲可擒也。

    ” 葉飄零搖頭道:“喪家之犬可遁,落網之魚難逃。

    若逼迫趙雲舍了襄陽,吾追之不上,豈不千古遺恨?此非萬全之策也,吾當四面圍困襄陽,不擒殺趙雲,死不回兵!”田疇歎息道:“主公執意如此,臣等不敢不從。

    伏願主公,按下沖天盛怒,一切小心為要,舉凡征戰,皆偏将之責,主公萬勿輕出。

    ”說着退入班中。

     當下葉飄零重着盔甲,與清兒各領大軍七萬,分書旗号“報仇雪恨”、“保國安民”,并上将數十員,齊往襄陽進發,氣勢洶洶,皆稱要将趙雲剝筋削骨,碎屍萬斷。

    趙雲大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