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八回 高士頻頻思古義 人才代代續前緣

首頁
    。

    ” 葉飄零不勝嗟歎,道:“吾半年來沖冠一怒,妄戮天下生靈,濫殺無辜兵卒,他日不遭報應,蒼天無眼矣!當以負罪之身,早平天下,教蒼生皆受福蔭,再來向萬民請罪。

    ”耳聽得慕容秋水嘤叮一下,悠悠醒轉,哭出聲來道:“可憐女兒剛剛出世便喪于我手,為母如何安心!做父母的雖然多行不義,難道就要報應在兒女身上麼?” 索員外歎道:“一切都是這戰争之罪,天下不歸一統,生靈日日皆受無妄之災,倘能平服天下,永除戰亂,昔年小過,何足為懷!”葉飄零昂然道:“員外指教得是,大錯已經鑄成,後悔又有何用?一并罪責,自有飄零擔當。

    秋水莫哭,你尚大難不死,或許女兒亦得高人相救不定。

    你且好生歇息,飄零縱死,亦當找回女兒。

    ” 當下各自歇息,葉飄零與慕容秋水懷抱逐流兒,各叙别來之情。

    第二日于花園之中,索員外擺下酒宴,為葉飄零與慕容秋水歡慶重逢。

    葉飄零敬了員外夫人,道:“飄零不敢懈怠,即日便當與内人引去,早定天下大計。

    深恩不敢言謝,容日後徐圖報之。

    ”索員外道:“将軍客氣了。

    些許微勞,何足挂齒?老兒卻有一事相求。

    ” 葉飄零道:“但請吩咐,無敢不從。

    ”索員外指着關興三人道:“吾受普淨法師重托,十數年矣。

    差幸神靈佑護,公子小姐俱已成人。

    然而名将之後,不可随老朽隐居山林庸碌一生,懇請将軍攜之出山,好生相護。

    ”葉飄零道:“員外即便不提,吾也有送公子等去見父親之意。

    ” 于是索員外将關興三人托與葉飄零,仆役來報:“門外一員女将引兵尋到。

    ”葉飄零喜道:“清兒來矣。

    ”索員外便令迎入,果是清兒,道:“馬超餘兵,皆為公瑾用埋伏計殺退,敗回五溪,公瑾已遵照奉孝遺計,打點軍營,意欲返回。

    ”葉飄零颔首,令清兒拜見了索員外,這才攜關将三子辭去。

    關興諸人盡皆不舍,索員外斥曰:“大丈夫生于世間,當報國平天下,如此兒女之态,怎能馳騁疆場?”話雖如此,也不禁下淚。

     當下葉飄零攜妻帶子回到軍營。

    周瑜等大喜來迎,教百餘個心腹武士,往沅水上下搜索女兒蹤影,勿得使他人知曉。

    其餘大軍,各歸武陵。

    諸臣皆道:“主公既不出征五溪,何不速回襄陽安定人心,怎地羁留于此?”葉飄零與周瑜相對大笑,清兒道:“飄零欲親見馬超西去,方可放心離開。

    ”安甯與群臣盡皆哂笑搖頭而退。

     不數日,探馬報來,馬超盡起番兵向西去了。

    葉飄零拊掌大笑道:“不出奉孝所料也。

    ”安甯來問,葉飄零出示郭嘉遺書曰:“今聞馬超外懷勇武,内心猶疑,強據五溪,勢不可久,必取他處安身。

    主公可示強而挫其鋒,随後盡退。

    馬超不敢相逼,思及父仇,必往西欲破趙雲而敵曹操,二虎相争,主公自收漁利也。

    唯西川之地,究非主公所有也。

    ” 衆将歎服,獨有周瑜道:“奉孝雖然神算,猶有不到之處。

    ”葉飄零道:“公瑾有何高見?”周瑜道:“主公當乘馬超西去,突進五溪,馬超退路已斷,必投趙雲,二虎相合,共抗曹操,西川之勢必更趨弱也,何言西川不可取焉?”葉飄零大喜道:“奉孝雖去,又顯公瑾高才,天下可定也。

    ”遂令周瑜、韓當并昔日江南舊将引三萬軍西迫馬超,自回江陵。

     江陵數十萬生民,聞得慕容秋水安然而歸,盡皆欣喜來迎,于是年餘幹戈,今日終于止息,江南罪犯,盡皆恩準赦免,處處皆聞鼓樂歡慶之聲。

    葉飄零移駕襄陽,思及呂布、郭嘉、程普諸人,傷感不已,然回到襄陽,見到呂婵、郭奕、程子,盡皆成人,卻又不禁欣喜,遂集群臣,共商日後之策。

    這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自古新人勝舊人。

    畢竟天下如何三分,還聽下回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