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回 能料人心猶可服 誰知天意最難違

首頁
    住道:“不錯。

    吾投飄零,公等願從則從,願去則去,願留則留,安甯概不勉強。

    徐州之地,皆為劉君侯兵卒所取,安甯不敢居功。

    ”遂取了徐州大印,交與刑道榮道:“吾去後,汝即為徐州牧。

    徐州何去何從,皆汝自行裁定即可。

    ” 于是昔日君臣,今日共拜于階下,李恢、伊籍、胡班、刑道榮、周泰、金旋、陳宮諸人卻自領了徐州。

    安甯、高順領本部陷陣營往襄陽而來。

     葉飄零迎入,衆文臣武将大宴相賀。

    全城萬民同樂,但見商市興隆,大麥将熟,葉飄零心下甚喜,囑咐道:“雖然暑期已過,亦不可輕心,謹防長江秋汛。

    ”衆臣齊聲道:“是。

    臣等自當謹慎,主公不必憂心。

    ”葉飄零回顧身周文臣風度,武将英姿,不覺拊掌笑道:“吾有汝等能臣,何愁天下不平乎?”崔琰道:“主公,自古曰得人者昌,人才多多益善。

    奉孝臨終既薦元直,可盡早訪之。

    ” 葉飄零道:“大夫有所不知,此事頗有不便,待吾取了許昌,方可去訪元直,否則縱然元直至此,也難久居也。

    ”崔琰道:“奉孝既薦元直,元直豈能以地盤大小為意?”葉飄零道:“此亦奉孝遺言也,衆卿勿需複言。

    ”于是群臣方止。

     一晃數月,今年長江秋汛果然極為迅猛,十數萬将士于大堤上日夜操勞,方保得城池無恙。

    這日正巡遊堤上,探馬來報:“成都被圍,張松獻了城池,趙雲退到朱提,與曹操大戰數十場,勝負未分。

    公謹平定五溪,萬民歸附。

    馬超投趙雲去了。

    ”葉飄零大喜道:“公謹若能蕩平西川,方雪昔年病死巴丘之恨矣。

    ” 衆臣正自不解,卻遙見一人,葛巾布袍,皂縧烏履,長歌而來。

    歌曰:“天地反覆兮,其火欲殂;大廈将崩兮,一木難扶。

    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 崔琰道:“此必賢人也。

    主公,待琰上前迎接。

    ”葉飄零歎道:“此即元直也。

    天意!天意!吾本欲先取許昌再請元直,未料到彼此時便至。

    吾若不納,天下皆道吾不能容才也。

    ”隻得率衆臣迎上,叩問姓名,答曰:“穎川單福,聞公招納賢士,以報國家,特來相投。

    ”葉飄零道:“先生高義,飄零銘記于心。

    ” 于是衆人返回襄陽,葉飄零請單福入内室道:“元直,汝既投吾帳下,即自家兄弟,吾有一事,不得不言。

    ”單福大驚道:“原來主公識得徐某,慚愧至甚。

    未知主公有何教誨?”葉飄零道:“聞公才傾天下,孝動四方。

    程昱幾番将汝薦與曹操,操非不知公之大才,乃因忙于趁虛攻取西川,無暇東顧……”徐庶叩首道:“吾受司馬德操指點,來投主公,豈敢有三心二意,縱然曹操威逼利誘,亦不相随。

    ”葉飄零道:“元直公錯會吾意也。

    郭奉孝既然大力推薦,公自為忠烈之人,然而令堂尚在許昌,若曹操聞公已到荊襄,恐于令堂不利。

    公乃局中之人,故不察此事。

    ” 徐庶方才大驚,道:“吾失計較也。

    多謝主公提醒,吾請即刻往許昌接母至此。

    ”葉飄零道:“吾已令清兒先去了,元直勿憂。

    ”徐庶伏地道:“雖然如此,庶心下終是難安,請主公恩準庶便啟程相迎,聊表寸心。

    ”葉飄零道:“此人倫大義,飄零焉敢阻攔。

    ” 于是徐庶進言道:“主公,吾臨去之際,先有一言:聞公謹屯兵五溪,欲取西川,竊以為時機尚未至矣。

    西川道徒難行,自荊襄而攻,若無内應,終是空耗軍力。

    況吾等與曹、趙、馬三家俱有仇隙,若加進逼,三家必聯合攻我,公謹危矣。

    ”葉飄零猛省道:“莫非公謹巴丘之恨,終是難雪?”徐庶進了此言,更不歇息,立即啟程往許昌而去。

    葉飄零令安甯扮作家将護送前往,又發書周瑜,暫勿動兵不提。

     卻說清兒在許昌暗訪,方投宿客店之中,思忖待訪到徐母,如何出城,忽然四面喊聲大起,慘叫聲此起彼伏,清兒急躍而起,閃出門來,一彪人紛湧圍至,清兒頓時落入重圍。

    這正是:自古奇才多嫉恨,方知天不護江南。

    畢竟清兒性命如何,還聽下回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