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五回 内政兵家争勝負 科學妖術決雌雄

首頁
    卻說安甯一幹人回到曲阿,往襄陽來見葉飄零,報道周瑜已薨。

    江南百姓念及周瑜夷陵大功,保得江南平安,人人淚下,千裡之地,盡放悲聲。

     葉飄零既閱周郎遺書,歎道:“周郎囑孤莫伐倭國,全力以圖中原,此金玉良言是也,然國恨親仇,豈可不報!”語周瑜子周循曰:“汝父雄烈,膽略過人,阻我伐倭者,蓋隔海千裡,水土難服也。

    當此之際,雖公謹之才亦不能平之,何況于孤?孤當先取中原,以壯己勢,再征倭國,傾覆蠻夷。

    ”周循哭拜道:“敢不奉主公之命,父親遺志乎!” 于是爵周循為騎都尉,追谥周郎為烈侯,遣黃忠太史慈并西川降将皆往江東以助龐統。

    又自當日撫恤西征陣亡之士後,民心重附,衆亡靈孤兒寡婦,多有願從軍報仇者,皆在洞庭湖平原訓練,江南遂分為正規、娘子、女兒三軍。

    這數年間安甯子安清、女安靜盡皆成長,襄陽荊國公府喜氣洋洋,一派升平之象。

    葉飄零又與安甯尋磷礦、硝石并草木灰中提煉肥料,施與農田,因感人畜防洪灌溉不易,遂教屬下挖沼氣坑數百輔以機械,又于江漢一帶植樹造林,以遏長江水害,終得連年豐收,江南元氣漸複。

     卻說曹操取了青、徐及淮南之地,又擊敗張飛,降伏孫權,乘劉備出海之際,幾番攻燕,總是前被趙雲馬超所拒,後為葉飄零龐統摯肘,始終未獲大利,後聞劉備已亡,遂用司馬懿之際,聯合遼東、烏丸、鮮卑、并州、青州五路軍馬攻燕,卻被孔明安居邺城,紛施奇計,各個擊破。

    劉晔乃進言道:“今國家連年動兵,士卒疲憊,錢糧匮乏,既是勞師不利,宜暫緩軍事,養兵育民。

    燕趙狹小苦寒,江南貧瘠多澇,皆非長遠割據之地。

    吾有關中沃土千裡,兩川天府之國,休養生息,期以十年,天下一戰可定也。

    ”曹操然之,使夏侯淵、曹仁、張遼、徐晃、李典、張郃、于禁、呂婵均帶甲數萬,各鎮一方,曹洪曹休曹真保守洛陽,夏侯憞與毛玠分别于關中、西川屯田,自在銅雀深宮安享盛年。

     時葉逐流年已六歲,與歸塵每日早起,随葉、張練武,下午卻往水鏡山莊随司馬徽習文。

    同學者司馬、桂英之子司馬有名、周郎次子周胤,一共四人,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辛苦不堪。

    唯慕容秋水自當日武陵逐流,傷了真元,至今武藝不複,初時甚是心灰意懶,到得後來安定南疆,才緩過心神,從此息下比武争雄之念,終日與衆女兒軍談笑尋歡,親如姊妹。

    而後又得華佗重返投藥,壯骨生肌,終于可以脫離輪椅,經得數月鍛煉,身子筋骨已與常人無異,望着輪椅,回首前程,心中百感交集,自此輕歌曼舞,擊缶彈琴,與衆女将共樂營中,嘯傲風月,指點河山,假日裡便與小喬、銀屏帶着一幹小兒遊山玩水,走馬射獵,倒也其樂融融。

     忽忽兩載,已到了建安十三年,隻表這日又是假期,慕容秋水隻因心無挂念,睡眠愈加充足,至陽光斜照窗紙之上方得起身,葉飄零早往校場練兵去了。

    慕容秋水搖搖頭,下得床來,卻見幾上放着鐵盆,所盛當為純堿液,綢緞點着一條項鍊,一個頸圈,銀光閃亮,再無黑斑,卻是葉飄零從現實攜來,時隔許久,原已硫化變黑。

    葉飄零因這三國年間無鋁,雖制了純堿,究竟難以漂白,一時無計,又一直不敢用鐵相代,想來最終還是放膽一試,未料到真個功成。

     這時逐流、歸塵拜請母親。

    慕容秋水洗簌而出,将頸圈戴給逐流戴上,項鍊則給歸塵,又與小喬、銀屏領一幹小兒前往太和山。

    葉飄零因素敬張三豐胸懷寬廣,特提前在太和山修築紫宵宮供奉張三豐,又将太和山改名武當山。

    慕容秋水五年來唯有一願,但盼當日逐流沅水,女兒無恙,這時便又在真武帝前暗暗祈福。

    小喬銀屏亦拜倒在她身後。

     衆小兒則扯着小弓,到處尋找獵物。

    原來江南今年又有異象,往年一到夏日,必定連日暴雨,長江水泛成災。

    故此葉飄零每年都督人加固堤防,甚至動以後世器械輔助排水,未料到今歲自五月起襄陽便滴雨未下,初時江南人衆甚喜,以為可免水患,未料到七月已過,仍是連日大晴,田土幹裂,襄江水涸,麥谷皆死,襄陽一帶,顆粒無收。

    連獸類飛禽也奔走他鄉。

    因此衆小兒遍尋不獲,甚感無趣,葉逐流原本不喜射獵的,自是率先尋了樹下一石睡了。

    歸塵、司馬有名亦止。

     周胤心有不甘,隻是另三人都不找了,他也不好獨自去尋,因葉逐流掃興,心下氣惱,隻是知他雖幼有勇,原不敢動,見得他睡下,頸中項圈閃閃發亮,便上前一把扯了自個兒戴上。

    歸塵倏地站起,惱道:“周胤這是作甚?還不還給我弟?”逐流驚醒,擡起頭來。

     周胤将手背到背後,道:“嘿,人家都沒說話呢,你又聒噪什麼?”歸塵道:“哼,你平常便欺負我兄弟老實,料他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