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營寨,追殺五十餘裡,銀屏軍型皆毀,淩操正自大喜,不提防四面炮響,桂英從後面殺來,司馬從右邊殺來,淩操回顧左右道:“如今後路已斷,其勢急矣!何如深入虎穴,直搗公安,待張虎将軍兵到,合力殺回夔關。
”左右皆道:“将軍如此奮勇,敢不從命!”于是蘇飛先發,追兵毫不理會,這一路到得公安,被黃蓋自江陵先至殺退,逃回夔關求救去了。
這邊淩操正要向前,梆梆幾響,甘甯當先攔住去路,隻得往左,淩操親自斷後,被三将沖殺一番,奪走馬匹旗幟極多,猶自不放,随後緊追,不覺深入山嶺之間,已是深夜。
卻表張虎得了詐書,伏于山道兩邊,但聽得人喚馬嘶,谷間火起,于是大喝一聲,領軍殺下,将谷間之軍沖作兩段,互相砍殺。
張虎更深入敵軍,使動春秋刀,斬首無數。
卻聽得一人大喝道:“何方賊寇,識得董襲否!”急使槍搠來。
張虎聞得董襲之名,方知中計,急喝道:“衆軍住手,吾乃張虎是也!”
兩邊方知乃是自家之人,各自鼓噪,紛傳号令,漸漸休戰,損折已有十之二三。
張虎又道:“速速退出,吾等已中關三小姐之計也!”話音未落,兩頭火光沖天,将山谷照得通明透亮,一将縱馬閃出,紅錦戰袍,追風寶馬,背負銀槍,手挽大刀,美目顧盼,凜然生威,嬌聲喝道:“關三小姐在此等候,曹兵何不早降!”
張虎、淩操回望自家将士,遠走疲敝,傷亡慘重,又見銀屏英武,皆有顫栗之色。
張虎道:“如今前有阻截,後有追兵,兩邊皆是山嶺,隻可奮力一戰!”淩操道:“奈何士卒乏力,軍心不整,如何迎敵?吾聞令尊張遼與關公乃是刎頸之交,如今三軍性命,皆在小将軍一身!”張虎道:“吾堂堂丈夫,豈可屈膝乞命?”
淩操道:“将士萬餘性命,皆付将軍,不得不為矣!”董襲又道:“吾聞關公昔在洛陽,深感主公厚德,誓以圖報,後果斬顔良誅文醜,解白馬之圍。
因聞劉備音訊,乃挂印封金,過關斬将而去,臨别之日,曾雲餘恩未盡,他日補報。
未料将星墜地,命隕曆城,千金之諾已成虛話,今小将軍若得關三小姐眷顧,正全關公五常之名也。
”
張虎于是上前躬身道:“銀屏吾妹,自曆城一别,倏忽數載,昔日伯父威震華夏,如今吾妹長大成人,名揚天下,将門有後,可喜可賀!”銀屏欠身答道:“知吾兄将至,銀屏在此久候多時。
”張虎道:“吾妹家學淵源,用兵如神,張虎甘拜下風,今日兵敗勢危,但盼以昔日之情為重。
”
銀屏道:“國家大事,人不敢專。
銀屏雖為深閨弱女,亦識大體,如何以私忘公?”張虎道:“黃河廷津渡口之事,小姐還知否?令尊深明春秋大義,豈有信諾而不立乎?”關銀屏問甘甯道:“廷津渡口何事?”甘甯道:“昔日令尊奪關斬将,渡廷津渡口欲往尋兄,因無曹操公文,被夏侯憞四兄弟領軍困住,幸得張遼千裡追送公文,方免一戰。
令尊曾諾他日疆場相逢,龍刀之上容情一二。
”
銀屏見得火光之下,敵将蒙頭垢面,夜色之中,啜泣之聲不絕,女兒之心,非是鐵石,如何能忍?當下歎道:“吾父一生以信義為本,奈何今已歸天,生前許諾,後輩豈敢不還?”遂命解圍退兵。
張虎心下亦歎:“父親名揚當世,吾身為人子,如此不肖,損折父親威名!如何及得銀屏更增父輩聲威,無愧将門之後!”領三軍轉回夔關,一路郁郁不樂。
夔關衆将聞得張虎如此受辱,皆有不平之意。
張遼按劍而起,宣張虎入帳,道:“汝久曆沙場,如何輕中旁人詭計,敗陣損兵而回?”張虎道:“不肖兒愚魯,銀屏妹子深通兵法,非比等閑,孩兒難敵,願受軍法。
”張遼道:“勝敗原乃兵家常事,汝既敗陣,當死國家,何以哀憐乞命,盡墜大王威風,使我等君臣俱蒙羞辱?”張虎道:“孩兒自知罪重,并無一言可辨。
”
張遼便喝斬首,左右皆驚,淩操道:“小将軍為保三軍将士,不得不權且為之,請君侯寬懷!”張遼道:“此子有辱國體,豈不該斬?”董襲道:“小将軍一則為将士身家性命,二則為全君侯與關公之義,事出有因,願君侯詳察。
”衆将一齊苦求道:“将軍可親往擊退關銀屏,以揚大魏之威,不可隻斬大将,壞了三軍士氣。
”
張遼這才止住,便欲動兵。
忽階下轉出一人,急道:“此時此刻,不宜出征!”衆視之,乃西川降士法正是也。
張遼道:“孝直有何高見?”法正道:“江南之士近來連勝,大王宛城失利,淮南失守,葉飄零新近又破了南越本土,銳氣正盛,如日中天,新近北歸,必思順道來取川土,将軍輕出,稍有疏忽,西川休矣!”張遼聞言謝道:“非先生指教,幾誤大事!”乃嚴令各将暫歇怒火,好生守關。
這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欲問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