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三回 神人反使空城計 賤寇入侵魯北區

首頁
    卻說葉飄零聞得後方已定,陸遜又解糧送衣來到,軍情激揚,孔明首尾難顧,便引五萬精兵來取東郡,募地裡卻見城池已空,大門開啟,孔明坐在城頭彈琴,旁若無人。

    衆軍皆異,司馬道:“孔明既令軍民北去,虛作此狀,欲使我等心疑而退也。

    ”葉飄零道:“伯言以為如何?”陸遜來告葉飄零道:“孔明自來謹慎,不曾弄險,今番如此,恐有伏兵暗藏,不妨暫退,令人先行哨探。

    ” 葉飄零笑道:“孤素知孔明其人,安甯新破馬超,壺關受迫,邺城逢危,孔明深入河南,漢升據住白馬,斷其糧道,公績列陣泗水,阻住青州援兵,三面是敵,孔明不得不退也,故使諸軍先徙其民北渡,恐吾追襲,故設空城計于此,衆軍上前,拿獲孔明,燕漢之土,傳檄可定,非止可得河南也。

    ”于是群情激憤,直往東郡城中殺來。

     葉飄零又遣清兒繞城北渡,将東郡錢糧車輛截住,接回離去鄉民,清兒領命,引一萬軍往城北而去。

    這邊葉飄零自領先頭部隊,大喊道:“衆軍入城,拿住孔明,平服燕土,榮歸故裡,人人皆有封賞!”衆軍眼見東郡城空,歡聲雷動,直往城門湧來。

     直入城中,清潔軍士落荒而走,葉飄零親上城頭,瑤琴猶在,孔明已去,偌大東郡城中,靜悄悄空無一人,隻有幾隻雀兒驚起,飛過雲空。

    葉飄零高據城頭,但見北面零零散散數十軍馬擁着孔明往北疾走,昔日豐神俊朗的大漢丞相,神機妙算,戰無不勝,如今卻萋萋慘慘,狼狽不堪,不覺心中莫名一陣失落。

    戴陵便道:“王上寬心,某請一軍,将孔明連人帶車,砍為齑粉,以絕他日之患!”葉飄零搖搖頭,怅然道:“由他去罷!”見城池已空,士卒奔走辛苦,就令諸軍安營做飯。

    葉飄零見城中陰森森一片,郁郁不樂,與衆将來到府衙查看庫存,方入門口,忽見院中堆滿柴草硫磺,猛的省起:“又中孔明之計也!”話音方落,一聲呼哨劃過長空,整個天邊都亮了一亮,火箭不知從何處射至,府衙頓時火起。

     衆将一齊退出,東城民房早已燒着,葉飄零拔劍在手,喝道:“衆軍聚集往西門沖出,慌亂妄動者斬!”号令方出,西邊又升起一個火頭,砰砰巨響,城門盡皆落下,各處民房,噼裡啪啦之聲大作,皆被孔明預先伏下硫磺硝石,火箭一到,烈焰騰空,半邊天都燒紅了。

    滿城但見甲士大亂,唯聞各軍哭号。

    城心地裂,火光中推出兩軍,喝道:“關興張苞奉丞相之命,在此久候多時!”乘亂殺來。

    荊軍紛紛奔逃。

     葉飄零穿煙突火而走,沿路正遇張苞,問道:“葉賊安在?”葉飄零遙指東邊道:“方從這邊過去,白馬金盔者是他!”張苞将矛往他頭盔上敲了一把,縱馬便去,葉飄零慌忙往西奔來,城門早閉,又返回城心,左右不見半名護衛,不禁仰天歎道:“今番死也!” 正自哀憐,忽然南邊響聲徹地,卻是陸遜在營中見得東郡城中火頭升起,急引營中餘軍來救,沖車撞破城門,接引合城兵卒出來。

    關興張苞皆往北門走了。

    陸遜撲滅火頭,會合殘軍,約折了萬餘。

    葉飄零吩咐将屍首收斂,好生埋葬,安頓城池,聞得四周一片哀切,仰天大笑道:“萬幸孔明兵馬不足,大将無一陣亡,否則孤不得生矣!”左右陪笑,精神稍振。

     葉飄零又道:“孔明既預有埋伏,恐清兒追之不利,伯言休辭勞苦,先往接應。

    ”陸遜便引軍來救清兒。

    卻表清兒渡過黃河,奔行二十餘裡,果見大隊軍民,擁着銀車糧草無數,緩緩而行。

    清兒一見,愕然止步。

    左右齊道:“車仗在前,百姓不遠,将軍為何不前?”清兒道:“軍民相雜,橫加攻擊,必有誤傷,如何是好?” 正自沉吟,左右炮響,魏延、馬雲祿兩邊殺來,高聲叫道:“休要走了女将!”清兒色變道:“孔明主力,果然在此!”下令速退,衆軍頓時倒轉。

    清兒手舞雙劍,來戰兩将,畢竟步将身在馬上,騰挪變換功夫打了折扣,當不得魏延馬雲祿合擊,回馬便走。

    百姓隊中閃出一軍,叫道:“常山趙子龍在此,女将速速投降!”清兒就拈弓搭箭射去,被趙雲順手接住,回射而來。

    清兒再次張弓,将來箭射作兩段,繼而弓弦怒響,連珠箭出,應者無不落馬,當住燕軍,渡過黃河。

    陸遜又引援兵趕到,與趙雲等混戰一通,各自返回。

     葉飄零得了東郡之地,卻不得其民,隻索罷了,傳檄到處,範縣、東平皆降,兖州已定,方使人探聽孔明退兵緣由,淩統使人飛馬報來,葉飄零聞得,不由得咬牙切齒,鳳目圓睜,真個是怒從心底起,惡向膽邊生,指天罵地,不足以洩無名之火,剃骨鞭屍,總難消血海深仇。

    原來孔明退兵,一則北方窘迫,二則青州遇險。

    侵犯青州者為誰?倭人楊盆是也。

     原來楊盆自建安十年一入中原,擊破關羽,奪取青州,掠取許多财物而回,而後謀殺張飛,激得劉備雷霆一怒,東渡重洋,遠伐倭國,兵敗而亡,楊盆仗地利妖法虜獲許多降卒,就賞給倭人以做奴隸,因此軍民歸附,楊盆威望如日中天,海外三十六島除了夷州尚在孫和之手,其餘皆望風歸附。

    楊盆于是繼孫登之位為帝,自稱武皇。

    楊盆深知單憑倭土貧瘠之鄉,不加外擴,終是無法稱尊,因此五年來大練水師,廣造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