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安甯巧用激将計,情傷馬超,卻教清兒比武取勝,馬超依諾降了安甯,正逢孔明遣趙雲前來聯絡,聞得馬超已降,昔日郎舅,金蘭之義,惺惺相惜多年,一朝終成仇寇,範陽城下白馬遇白馬,銀槍對銀槍,展開一場大戰。
常山虎将,平生槍挑葉家兒郎無數作死仇,西涼煞星,六戰盡敗曹營如雲猛将破敵膽,真正是棋逢對手,将遇良才,當世使槍将領中,再無人及得上這二人,當下從晨分戰到中午,又從中午戰到日暮,兩匹駿馬均已氣喘籲籲,趨步無力,座上神将卻依舊精神抖擻,隻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終是不分勝負。
眼見天黑,趙雲遠道至此,苦戰多時,自知馬超既降,再戰下去亦是無濟于事,當即收槍,掉馬離去。
馬超回城,安甯清兒雖業已名揚天下,今朝城頭觀戰一日,仍覺目眩神離,欽佩不已,連聲賀道:“孟起這一番大戰趙子龍,神鬼見之亦當自乘不及。
他日欲誅曹賊,以報父仇,真易事耳!”于是當世三大名将聚在一起,不數日間,整個幽州盡皆平定,三軍南移,要與葉飄零會師,共圍邺城。
卻說趙雲匹馬奔歸邺城,殺進城去,急告孔明:“馬超投敵,幽州盡失!”孔明聞言,頓時失魂落魄,半晌歎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大勢不可回也!”可憐方剛語畢,又噴鮮血,立時暈倒,人事不知。
太醫慌忙相救。
有詩歎孔明曰:
三渡黃河徒劬勞,人謀拼盡到今朝。
補天未遂心已瘁,萬古悲聲蕩九霄。
劉禅聞孔明不能理事,大驚之下,立即上朝。
階下關興張苞伏地道:“外援已斷,久守終非良策,聞青山尚在,不懼無柴。
臣等願保陛下百官,拼力殺出重圍,尋一偏僻之地歸隐,見機而作,以丞相之才,假以時日,必當盡複國土。
”
閃出沮授,這時早白發蒼蒼,滿面皺紋,伏地奏道:“萬萬不可。
倘棄城而走,燕漢即滅,如今葉飄零盡得燕土民心,天下之人,必欲攀龍附鳳,以迎新主,屆時陛下自陷孤窮,雖一亭長可縛之也。
今丞相不能理事,子龍可速往壺關,教韓烈以遊兵不斷騷擾葉飄零各處,萬勿與其對陣相逢。
又召忠烈之民群起反抗,時日一久,或許葉飄零不能安居燕土。
成敗之機,唯有此計也。
如今子龍沖突兩番,葉飄零防守更密,可擔此任乎?”
趙雲慨然領諾,上馬執槍,再沖荊陣,往來奔處,殺出重圍,孤身奔到壺關。
韓烈接入,問各處戰事。
趙雲道:“燕漢基業,危在旦夕,今馬孟起已經投敵,冀、幽全陷,隻有壺關、邺城、黎陽三處尚存。
吾等受昭烈厚恩,丞相眷顧,今日正當以死報之!”嚴顔、泠苞一齊站起道:“蜀中義士,甯可斷頭,豈能屈膝!将軍且回邺城相助丞相,吾等必然死戰到底!”韓烈道:“請上奏陛下,吾等死守壺關,關在人在,關亡人亡!”
于是趙雲将前番孔明所附錦囊授予韓烈,飽餐一頓,安睡一晚,又縱馬往邺城而馳,半路稍作歇息,不想這一停,卻擒得一員小卒,乃是關銀屏傳書使,趙雲索書觀之,曰:“書拜師伯大王千歲:銀屏昔上河洛,退曹軍十萬于淆山,得酬師伯恩情于萬一,平生榮寵未過此時。
聞邺城被圍,燕漢将定,更為歡呼雀躍,今張遼雖出夔關,為興霸所拒,殊不足道,唯有南蠻孟獲,侵犯荊南。
八番九十三甸皆被迫反,十路而進,荊襄之勢,危如累卵,江南百姓,面臨倒懸,大王若有餘力,願助一軍,解後方危局,則銀屏幸甚,江南幸甚!倘軍前急用,無力分身,銀屏願盡身家性命保荊司無恙,雖然萬死,不敢相辭!侄女銀屏頓首再拜。
”
趙雲得書大喜,砍了小卒,往邺城行來,沖進寨中,撥開箭雨,蕩開陣腳,哪顧他數萬大軍圍困,近千将領夾攻,白馬縱橫,三軍辟易,銀槍到處,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