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四回 狼子倭人尚未滅 天心帝意怎知足

首頁
    上回說到葉飄零督衆将大戰于潼關,正欲曹營諸将戰得難分難解時,斜刺裡陡然殺出曹彰,教天下戟法之名,響徹南北。

    曹操見黃須兒終于名揚當世,更是欣喜非凡。

    葉飄零眼見士氣已衰,遂令鳴金收軍,方得還營,思及曹彰之威,各自贊歎。

     正自商議退兵之際,忽有報來:“有倭人遠渡而來,在蓬萊戲侮中華!”葉飄零大驚問及相請,探馬便報出一樁令中華諸子睚眦欲裂,肝膽皆焚之事來。

     原來中華立業,萬國來朝,雖海外諸島,亦有歸附之心。

    傳到倭土,楊盆當日憑一竹筏,仗着蒼天一時無眼,安然回到倭土,衆倭狗大呼迎接,重登帝位。

    這時大驚道:“葉飄零登基立國,隻待壯大,必思他日伐倭之計也,中華威脅論衆所周知,可早決之!”朱治道:“為陛下兩征落敗,倭土損了無數兒郎,衆百姓為國家赴死雖無怨無悔,終是實力大損,不宜出擊。

    ” 楊盆道:“前番使岩本義孝、佐藤貴子、馬忠兵伐夷州,被韓當、黃蓋所阻,頗有損折,至今未勝。

    倭土如今人寡勢微,唯誘中華之衆來攻我本土,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吾等方可取勝,此保國之基本也。

    可恨那葉飄零從不中計,隻将朕入漢兒郎盡數屠戮即不追趕。

    如今諸島見中華之威,意欲背反,朕當遣人往中華辱之,以葉飄零之穩妥懦弱,必不會千裡跨海而來,若來則為我所敗,群島自知中華并無跨海遠攻之力也。

    ” 于是喚過民間四條倭狗,一雄三雌,分别名為夜郎君、深井女、川田女、山上幸子,道:“汝等敢入中華,辱其國體乎?”三人領命,都道:“中華孱弱之輩,病夫之體,乃是吾大倭死敵,吾等欲辱之久也,今番雖去,必揚國威,雖死無恨!“楊盆大喜,授以密計,令三人駕船跨海,扮作客商,來到蓬萊。

     四人遂入蓬萊,正逢衆青州百姓雲集村中,載歌載舞,歡慶太平。

    于是四人果依楊盆之計,登台獻藝,雖光天化日之下,衆目睽睽之中,四人各去衣冠,盡解褲衫,裸全身于大庭廣衆之間,各人胸口皆以濃墨書兩行字曰:“蓬萊者,大倭慰安村也。

    中華者,病夫之國家也”衆人正自大驚,有中華少女忽睹此景,不由得連聲尖叫,亂作一團。

     衆百姓初自驚愕,陡然回過神來,思及兩年前倭狗橫掃青州之恨,一齊扼腕大怒,群擁而上,将四人連皮帶骨,撕作粉碎。

    諸犬臨死之前,猶不忘仰天大叫道:“大倭萬歲!武皇帝萬歲!”衆百姓不屑道:“什麼武皇帝,谥号已出,莫非是個死人?” 原來衆生平等,雖狗命亦關天,頃刻間驚動當地官府。

    察明諸事,知是倭狗尋釁中華,不敢隐瞞,一封奏折急往洛陽送來。

    歸塵批了,素知父皇最恨倭人,先下令重賞青州百姓,一面卻又告曰:“青州萬民,上念天心,下順民意,奮忠君之意,彰愛國之心,誠良善也。

    唯中華倭土不兩立,非數人之命,血債可償。

    異日逢作亂倭人,可送朝廷,勿得先殘其命,使四海不知中華仁義,以為倭人比類也。

    ” 青州百姓,或有不服,暗曰:“陛下屠倭之日,曾言倭國無人,今日我等殺畜,雖得獎賞,如何又遭勸誡?”各自嘀咕。

    歸塵已使人報往潼關葉飄零軍中。

     原來葉飄零見識曹彰威武,本有退意,這時聞報,便與衆臣道:“朕本念攮外須先安内,非中華一統,萬民協力之日,不可伐倭。

    今楊盆使人前來挑釁,乃知倭心不死也。

    中華久經征戰,中原七州雖有千裡沃土,終是安定未久,民力疲敝,單憑荊揚交,難以立破曹操,今番欲退,其勢可乎?” 龐統道:“此行本意揚威,非欲破曹,既是曹彰英勇,此計難遂,退之為上,休養數年,軍民回力,使安将軍以晉燕之士越黃河而襲關中,陸伯言以江南水軍扼守川口牽制張遼,請鎮南王起南蠻之兵直取成都,着馬超召羌兵蕩涼州而取隴右,陛下自将中原精銳而向潼關,曹操縱有超世之才,亦首尾難及,難當五路鋒銳,天下方可定也。

    ” 于是葉飄零心意遂定,吩咐衆将道:“敗退則潰,勝退則存,曹彰今日名聲遠震,必不盡興,來日還當恃勇出戰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