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回 功名難抵當年恨 文武終揚萬古名

首頁
    大喜,便令飄萍為蕩寇将軍,引本部軍馬,張繡輔之,請西羌秀珠夫人護衛,共往相助曹彰。

     卻說曹彰、呂蟬返回上郡,各點一萬軍,彙合者米西羌胡之軍。

    呂蟬與曹彰暗語一陣,與者米西曰:“扼守于此,鮮卑大軍終是無功,隻是魏漢士氣墜矣,雖敵衆我寡,吾等亦欲與鮮卑一戰,明日可拔寨暫退十裡,鮮卑軍必趁勢渡河,汝可先使數百人伏在岸邊草中,放鮮卑頭隊過河,燒斷浮橋,在堤邊每一裡放一個火頭,鮮卑中隊必不敢從此處渡河也。

    ”者米西領命,使車汀倫率人前往。

     這邊魏漢、羌胡皆退,報到對岸,拓跋安大喜道:“哥哥,對岸敵軍撤退,必因後方有事,可速挺進,殺他個片甲不留!”拓跋吉道:“兵法有雲,猛虎突然示弱,必定準備發威,逼迫逃遁雄獅,需提防困獸拼命。

    尚未交鋒,敵軍忽退,必有詭計,兄弟不可急躁。

    ”拓跋安大叫道:“哥哥,你枉為草原上的猛雕,如此懦弱怕事,怎能督率這十幾萬兇狠猛惡的狼群!你不去時,兄弟自去!”便點本部三萬軍,架起浮橋過河,見魏軍果去,揮鞭大叫道:“塞北草原的雄師們,為了豐美的水草,為了癱軟的馬腹,沖吧!”鮮卑軍大聲呼喝,直往南追。

     早有炮聲響處,火頭沖天,拓跋安正驚愕間,者米西複回,左邊呂蟬、右邊曹彰一齊領軍殺到,鮮卑兵大敗,奔到河邊,浮橋早去,河流湍急,波濤洶湧,拓跋安正自走時,迎面遇上曹彰,隻一合,被曹彰生擒于地。

    過渡胡兵,無一還北。

     這時飄萍來到,合兵一處,問了戰事,諸軍歡慶。

    曹彰欲斬拓跋安,飄萍道:“拓跋吉兄弟被執,必思相救而無歸意,必冒險趁夜渡河襲營,可如此如此,拓跋吉又可擒也。

    若知拓跋安已死,此計卻是難成。

    ”曹彰大喜,令魏漢羌胡兩軍虛紮營牆,伏兵在外,卻将拓跋安縛在中軍帳中。

     隻說拓跋吉失了兄弟,浮橋又斷,訊息不通,隻得吩咐道:“鋼納斡謹守這邊營帳以當袁水、王雙,塌撣多搭浮橋,接應吾軍回渡,吾自去救二弟也。

    ”鋼納斡道:“黃河自古不夜渡,大王子如何去得?”拓跋吉道:“正因黃河不夜渡,料對岸方無防備,隻得冒險為之,否則二弟不保矣。

    ”于是暗放小舟、竹筏,點五千軍馬趁夜渡河,遙望魏營燈火雖在,全無聲息,料無準備,當下揮軍搶入寨中,不見一人,拓跋吉自知中計,方欲退時,見中軍帳上綁着兄弟,急忙來救,聽得四面炮響,伏兵皆到,東邊曹彰、南邊者米西、右邊呂蟬,北邊飄萍,拓跋吉、拓跋安連忙奔走,見得飄萍旗号在北,料想較弱,便引護衛投北。

     但見火光中女将殺到,橫天下戟,坐玉雪馬,一雙白雕環繞,真非塵世中人。

    拓跋吉、拓跋安各自心中一蕩,頓無戰意。

    飄萍道:“胡将敢犯中原,今落重圍,可願降乎?”拓跋吉兄弟皆已心搖神曳,縱是飄萍令二人立即跳入黃河,也在所甘願,當即拜伏乞降。

     于是飄萍收降拓跋鮮卑兩個王子,縱回本國,渡過黃河,袁水、王雙諸軍彙合,軍威大震。

    二王子告與拓跋門。

    拓跋門自是感激,不日發書來到,願為魏漢屬國。

    曹彰、呂蟬、飄萍威名,遠揚塞外。

    曹操大喜,遷飄萍為後将軍,高陽郡主,加邑北地。

    有詩贊曰: 傲比菊梅勝牡丹,将門何必欲生男?甯當玉體披紅甲,豈願嬌身作翠蘭? 一段豪情驚瀚海,十分英氣灑關山。

    橫戟立馬縱橫去,不斬樓蘭誓不還。

     諸軍在九原慶功,忽有急報傳到,曹彰、呂蟬聞得,各自猶疑,獨飄萍奮然進曰:“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雖萬裡之境,何足道哉!”這正是:關鳳南中居王位,飄萍北地顯鳳威。

    欲知後事如何,還同下回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