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八回 龐士元巧用地利 曹孟德力拔精兵

首頁
    知清兒已返,将令一下,龍騰虎躍,中華兒郎殺出營來。

     一場混戰,曹軍已疲,暫退營中,多有傷亡殘病者。

    曹操頭風已重,自知大勢終不可回,教各營緩緩而退,于禁、張郃各伏一路軍馬,中華軍若追,搖旗呐喊,虛張聲勢,徐晃、王平伏于黃河畔,隻待追軍抵達,斷其中路,中華軍退時,曹仁、夏侯惇趁勢反攻。

    朱靈、路昭沿路放火,以驚敵心。

    曹操自與許褚、典韋提中軍,拔營起寨,退往潼關。

     行到半路,曹操見中軍主力得保,微覺安心,忽地裡炮響一聲,兩邊各自飙出一軍,左邊馬超、右邊魏延齊到,大叫道:“曹賊速來受死!”曹操頭一暈,幾乎墜馬,魏軍群相顫栗,馬超縱馬殺入萬軍之中,許褚敵住,這邊典韋擋住魏延,兩路軍馬潛伏多時,這時盡皆耀武揚威,勢不可擋。

    曹操慌不擇路,隻顧前奔,不提防走錯了方向,将到淆關,迎面一将殺到,喝曰:“曹賊休走,黃義在此!” 曹操急走,黃義趕來,一刀砍下,曹操坐騎受驚颠起,把曹操摔下地去,一個馬頭落下,曹操急忙打滾逃開,黃義欲殺曹操,旁有一騎沖到,喝道:“小子休傷無主,夏侯淵在此!”黃義多吃夏侯淵苦頭,慌忙退去。

    曹操方定,扶正王冠,夏侯淵保着曹操回到函谷關。

    須臾,許褚、典韋各自殺回。

    曹操便與夏侯淵道:“大勢不妙,中軍已退,妙才亦召關前子廉諸人退回潼關也罷。

    ”夏侯淵依言傳令,諸軍皆還。

     這邊歸塵探得曹操大軍退去,便欲追趕,早有一人,葛袍綸巾,飄然而至,扯歸塵辔頭告曰:“曹軍雖退,必有伏兵,殿下不宜此刻追趕。

    ”歸塵省悟稱謝,叩問賢士姓名,請為幕賓。

    那人笑曰:“天下之勢已定,葉荊州有龐士元、陸伯言諸人相佐,必成大業,正所謂多吾一人不多,少吾一人不少也。

    ”拂袖而去,歌曰: 獨守墳前愧姓徐,蕭然一夢入江湖。

    扁舟蕩漿孤帆去,看慣人間赢與輸。

     歸塵猛醒道:“莫非穎川徐元直乎?自當年夷陵一戰,請令往救兖州,此後不知蹤影,傳言他已死亂軍之中,原來尚在,今朝當面錯過,惜哉憾甚!”登高而望,但見一葉扁舟,隐入滔天白浪之中。

    歌聲猶自回蕩清蕭之中,歸塵心頭不覺一陣迷惘。

    有詩歎徐庶曰: 空負心中百萬書,不如老母識賢愚。

    可憐睜眼遭奸計,從此深山隐單福。

     隻說龐統聞得曹操已退,深恐歸塵追趕,急忙來告,卻聞徐庶之事,相互嗟歎。

    當下權且按兵不動。

    徐晃諸軍欲回時,趙雲、黃忠、嚴顔、陳到、高順、馬雲祿、馬岱、泠苞一并追出,殺得曹軍丢盔棄甲而逃,逶移追到函谷關下,與馬超、魏延相見,不勝欣喜,一道引回。

     于是徐晃、張郃諸軍盡皆敗回,将士謀臣,人人悲切。

    獨曹操大笑道:“吾随行大将,不折一人,誠為可慶也。

    ”令擺酒賜宴,衆心方安。

     曹操臨去,執夏侯淵手曰:“妙才虎視關西,所向無敵。

    然為将者,需剛柔并濟,不可但視其勇。

    今國家逢難,中華軍随後必至。

    函谷關之任,君可擔之,孤正欲觀君不負‘妙才’二字也。

    ”夏侯淵領命。

     曹操已返長安,張清兒孤軍深入,不戰而退。

    這邊卿鳳閣中,但見風物依舊,曹沖已喪,飄萍孤零零居于漠北,曹操不覺悲上心來,扶欄大哭。

    群臣勸道:“大王在萬軍之中,矢石交加之間,尚且談笑自如,方今雖為龐統所算,諸般将士不折一人,安然而還。

    大軍已為大王盡數拔出,如何反而哭焉?”曹操歎道:“孤非為自己而哭。

    乃可憐飄萍數年努力,隻是一場春夢!悠悠蒼天,暮霭其極!”大哭道:“悲哉飄萍,歎哉飄萍!”衆臣無不感慨,自此曹操染病不起,日益昏沉,乃令飄萍暫攜慕容秋水返回長安。

    忽然一騎飛入,直報曹操,正是晴天霹靂,曹操口吐鮮血,昏厥于地,這正是:班師方見憐兒日,卧病又悲肱股情。

    畢竟發生何事,依舊下回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