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于其間也,可速起兵斷其歸路,乘勢取匈奴牛馬以禦中華。
“蒙可利克從其言,遂聚精兵五萬,越境下寨,方欲使人探聽中華軍情,原來馬超、馬岱、馬雲祿星夜襲來,更不歇息,三路殺到,搶入寨中,鮮卑兵猝不及防,亂作一團。
馬超自失了脫脫公主,郁悶已久,好容易獨自領軍,更是沖突在先,當者披靡,标槍隊、長槍手橫沖直撞,七員鮮卑大将敵住馬超,蒙可利克隻顧逃生,早被馬雲祿槍挑,這邊七将難當馬超鋒銳,數十合間,盡皆隕命,馬家軍一戰破了鮮卑精銳,當夜歇營,或曰:”将軍功業已建,宜速返匈奴,會合都督,不可恃勇,孤軍深入。
“馬超道:”天賜大功而不取,是逆天也,吾非輕易至此,奈何返回!“對曰:”北狄甚衆,其勢甚兇,将軍雖勇,軍力疲乏,而深入敵境,非兵法所宜也。
“馬超道:”諒十萬夷人,何足道哉!今其力未聚,誠宜速戰,攻其不備,破之必矣,無複為中華之患也。
“翌日拔營再起,深入鮮卑國境,所到之處,無不披靡,縱橫大漠三千餘裡,所經艱險無數,斬首十千,俘敵數萬,所獲牛羊馬匹,不計其數,自此北人聞馬超之名,盡皆膽裂惶惶,再不敢忤逆中華。
有詩贊馬超曰:
一杆銀槍敵萬夫,威名從此播匈奴。
千家染血沖天際,億戶橫屍哭太虛。
今世豪情皆迸現,平生郁郁盡驅除。
世人隻贊将軍勇,誰念荒山白骨枯?
歸塵在匈奴,聞得馬超大開殺戒,不覺大驚,安甯道:”孟起震懾鮮卑,太子速往止之,鮮卑之人皆感太子活命之恩,自此不敢背負中華也。
“歸塵聞得,親到鮮卑勸谕,方止屠戮,祭奠死難軍民,鮮卑之人,至此盡服歸塵。
中華人來報道:”二殿下與公主已安然返回,有驚無險。
“于是安甯、歸塵商議班師還國,遷匈奴數萬牧民南下,鞭随金鼓響,人唱凱歌還。
安甯紮住晉陽,捷報傳入京都,馬超、歸塵、周循回返洛陽,來見陛下。
葉飄零嘉獎各自大恩已畢,喚馬超入殿,叱曰:”孟起雖揚威異國,威震遠鄉,然吾中華因仁而立,因義而興,非強橫霸武,可以平服四方之民也。
警之!戒之!“馬超服罪而退。
早有逐流、脫脫公主在禦花園中,見得周循,喜慶不已,執手歡躍。
逐流還錦囊,令左右牽過絕影馬,執來霸王戟,道:”大哥,當日逢危,你忘卻戟馬,合當歸還。
“周循道:”此本漠北結義之時所贈殿下信物,今若歸還,是殿下不誠也。
循不過中華一将,安敢受霸王一戟?願殿下執之,掃平天下賊寇,威加海内,德服四方,循心足矣!“堅持不受。
逐流隻索罷了,卻與脫脫公主道:”三妹,神威大将軍歸國,汝合當去見,以慰其心!“脫脫公主敲了他頭一把,道:”無用哥哥,時至今日,你還試探我心作甚?神威大将軍乃當世英雄,你我這便去見,将諸事盡皆說明如何?“逐流道:”三妹,你我已結金蘭,中華禮重,兄妹情分既定,安有他意?“脫脫甚愕,見逐流面無異色,方欲言時,一女飛奔而至,叫道:”逐流哥哥,子遠哥哥,脫脫姊姊!“卻是趙薇已到,撲入逐流懷中。
逐流問曰:”還珠妹子,何事急匆匆而來?“趙薇聽得,面上潮紅湧起,忽地脫出懷抱,掩面奔入黃花叢中去了。
宦官來道:”陛下有令,宣二殿下往上書房見駕。
“逐流便與脫脫道:”三妹在此暫候。
“自往上書房來,葉飄零、慕容秋水、趙雲、馬超、歸塵皆在,逐流見過父皇,葉飄零道:”逐流吾兒,方今春和日暖之際,喜事正宜,汝與平陽郡主芯茹情投意合,可早為夫婦,勿負朕望。
“逐流道:”父皇賜婚,兒臣豈敢不從?能得芯茹為妻,身居趙家之婿,乃兒臣之幸也。
“當下叩拜趙雲,口稱嶽父。
群臣賀喜,葉飄零笑道:”喜事成雙,方可稱幸。
孟起當日不羁俗禮,與脫脫公主射箭訂婚,四海宣揚,傳為佳話,後因一諾而行萬裡之路,統率三軍,于危難之際,獨破鮮卑十萬精兵,揚國威于塞外,奮英武于他鄉,此萬古之将所不及也,亦當早結連理,即與吾兒同日成親可也。
“馬超謝恩。
逐流亦稱賀不已,道:”孟起将軍須善待公主,勿負吾曾千裡迢迢,往漠北接親。
“不說諸臣道賀,這邊脫脫與平陽正戲魚池之畔,聖旨已到,曰:”平陽趙薇淑德賢良,有脫俗之貌,西涼脫脫英武純厚,兼将門之才,皆巾帼英烈,不讓須眉,朕心甚慰,俱各指婚,不日成禮,欽此。
“脫脫公主聞言甚喜,望趙薇道:”還珠妹子,吾不熟漢禮,恐擾宮廷,日後願多指點。
“趙薇含羞笑道:”姊姊何出此言?陛下最不拘禮,非凡主也。
姊姊在中華時,盡可率性任行。
“脫脫公主道:”吾在漠北,久聽神威大将軍威名,幸得還珠妹妹如此人才相伴,吾無慮也。
“趙薇笑道:”能陪伴姊姊公主之身,是妹妹榮幸。
“二女坐在一處,各議閨門私事。
轉瞬已到吉日,洛陽全城上至朝政要員,下至販夫走卒,無不歡呼雀躍,參賀中華皇子、中流大将同時同處成婚。
一日之間,逐流先醉,不覺良辰已到,步入新房。
原來中華為示喜慶,特地将二人新房排在一處,因此逐流信步拖着相扶兩個侍女便往西首馬超房中而來。
直到甬道之端,衛女皆道:”殿下醉矣!“兩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