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九回 小霸王掃平羌部 西涼将力戰趙雲

首頁
    丞相親引羌兵來到。

    方至盤蛇谷口,忽地呼哨一聲,山上山下一脈火光皆着,半邊天通紅透亮,身後擂鼓之聲不絕。

    雅丹丞相大驚道:“如何中華大軍皆到矣!”知有準備,急忙退去。

    猶聞得山上鼓噪大喊,馬蹄奔騰。

     雅丹急走,迎面一軍殺到,長槍勾手互擊,喊聲震天,殺到天明,方見是徹裡吉之人,急忙止住,問道:“大王如何來到?”徹裡吉道:“吾防中華劫寨,本欲守之,後觀火起,得丞相使人傳報中華軍燒吾黍草,請兵相助,吾故出營來也。

    ”雅丹道:“中其詭計也,大營必盡失也。

    ”各軍整頓刀槍,西奔百裡紮住。

    徹裡吉問雅丹道:“盤蛇谷被占,中華糧草一時無憂,而吾軍根本已喪,縱其退軍,亦所難活,當與決一死戰,玉石俱焚!”雅丹道:“且待其軍盡數病倒,再圖出擊。

    ”徹裡吉然其言。

     暗表逐流得了盤蛇谷許多糧草,士氣又複。

    此間卻另有異事,自越祁連入羌之後,諸軍埋鍋開火,米飯始終難熟,中華軍久吃夾生之米,病況愈重,戰力漸消。

    曹彰、呂蟬久居荒漠,獻計捕牛射鳥,用火烤食。

    羌國多湖,湖畔鳥集,那是一時捕捉不盡的。

    隻是水土不服之症,終究難消。

    因此逐流亦不敢出戰。

     忽報索憲押運糧草趕來。

    逐流迎出,但見木牛步行,流馬奔跑,甚是驚異。

    索憲告道:“此乃木牛流馬,為丞相夫人所制,上山下水,無不輕捷,前後趨馳,皆随人意。

    ”群相贊歎,索憲道:“尚别有一番妙處:若扭轉其舌,則已鎖定,驅趕不行,推搡不去也。

    ”周循忽道:“已有計矣!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吾軍雖不能戰,可借此懾服羌人。

    ”逐流大喜,便問其計。

    周循附耳言之。

     時下索憲交割糧草,留下百數木牛流馬,其餘回國續運。

    羌兵報到徹裡吉駕前:“中華軍駕流牛木馬,往來如飛,不知何意?”雅丹異道:“什麼流丢木奶?”親自引三千軍來看,但見周循領數百軍士,驅趕一隊牛馬,縱橫雪原之上,人不大勞,見雅丹來到,各自扭轉牛馬口舌,一哄而散,木牛流馬,盡皆丢棄。

     雅丹丞相靠近,見牛有雙頭,馬有四足,皆為木質,栩栩如生,教軍士驅趕,昂然呼哧,牛馬哪裡肯理?隻昂頭謹立,雅丹教且砸碎,忽然兩邊煙塵大起,雪片翻飛,各出一支神兵,披頭散發,都着皂衣,皆背木劍,油面烏眼,嚎叫而來。

    羌兵便走,但見兩支神兵手舞足蹈,喃喃念咒,趕着木牛流馬,如飛奔去。

    雅丹倒抽一口涼氣,暗叫道:“此必神人也,如何敵之?”望見前方中華兩路軍馬接過木牛流馬,兩隊神兵轉身撲來,羌兵個個魂飛魄散,人人遍體生寒,掉頭便走,自相踐踏。

     雅丹回報徹裡吉,君臣大驚:“中華有神人相助,如何破之?”忽有土人引中華使者來到,告曰:“吾中華得天神相助,賜予糧草,人馬不餓,殿下曰盤蛇谷欲焚青稞,多有得罪,後恐累及本地生靈而止。

    今吾軍既已無憂,願盡數将糧草奉還,再圖公平決戰。

    ”徹裡吉與雅丹面面相觑而不能決。

     周循又喚中華精壯士卒,自前營而出,繞往後營而入,在營中換取刀槍衣甲,因此徹裡吉與雅丹登高望時,但見中華營寨一隊隊人馬繞出營前,綿延無盡,一個個虎背熊腰,毫無病狀。

    雅丹大駭,與徹裡吉道:“天下分崩十四州,今中華已據十三,又願奉還糧草,信義倍至,可堪相托。

    況鮮卑南蠻山越皆服,魏國之勢,不能久矣,今其軍深入吾境而人馬不勞,地利已失,還宜早順之為上。

    ”徹裡吉自盤蛇谷丢了根本,日夜憂慮,今見中華情願歸還,如何不感恩,又懼神人,當即應允。

    當下備棺自縛,往中華營前請降。

     逐流準允,好言撫慰,表徹裡吉為鎮西大将軍。

    羌王進獻一寶,卻是隴西所得李廣弓,自此西羌臣服。

    逐流又遣馬超橫行高原,鄧麻、馬兒敢、娘波、波窩、發羌、蔥茈羌諸部聞得徹裡吉已降,又懼馬超神勇,皆俯首歸降中華。

    各地犒勞中華軍牛羊珍寶萬數,逐流遂召集諸部,大會西海之畔,此處地勢稍低,逐流軍中之病,方止住蔓延。

    于是西海畔擺下萬民宴,各部國王、酋長盡皆歡飲。

    酒過三巡,諸部皆聞逐流戟法天下無雙,恭請施展神技。

    逐流黯然道:“吾些許武藝,相距吾姊鎮北王遠矣!”遂扶醉而起,頭頂稚尾,腰攜銅鈴,橫霸王戟,縱絕影馬于雪原之上,作歌曰: 平生快意蕩神州,力拔千山氣未休。

    壯志非唯思大業,丹心尚可照春秋。

     旌旗方把荒原指,勁旅又将峻嶺收。

    掃過邊疆回馬處,狼煙未盡使人愁。

     歌罷,仰天大笑,聲震雲空,衆皆駭然失色。

    逐流攙周循而出,道:“吾自領軍以來,所向皆克,非因他故,實子遠哥哥之功也。

    若無子遠,吾雖縱橫宇内,亦寸步難行!”周循遜謝而歌曰: 上随明主,下遇知音。

    人生至快,莫若當今!從遊四海,遠涉山林。

    生死與共,禍福齊心。

     與子同勉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