窪之地,水深足有五、六丈。
關羽派候者分幾批乘小船出去哨探,回來的人報告說:“于禁所率的七軍以及龐德的軍隊,因為紮營之處地勢低窪,營寨都被呼嘯而至的洪水吞沒,将吏和士卒大量地淹死,還有的在水中掙紮,有的被困在高岡上,大樹上,情勢十分危急!”
關羽聞報,高興地說:“天助我也!虧得我早有預見,把營盤紮在了高處!”
于是急召諸将,下令:“動用所有的船隻,去抓俘虜!“将士們乘坐着大小船隻,在浩瀚的大水中披波逐浪,直向北方馳去。
到了樊城以北,在水中,在高岡上,在樹上,在堤壩上,把失去了戰鬥力,在死亡線上掙紮的曹魏吏士弄到了船上。
這真是一場奇怪的戰争,與其說是作戰,毋甯說是營救,而他們一到船上,便都成為俘虜。
于禁與幾名将吏以及數百名士卒困守在一個較高的土丘上。
于禁舉目四顧,見周圍都是茫茫的洪水,水天一色,已經很難再看到陸地了。
隻見許多士卒在驚濤駭浪中漂浮掙紮,很多人已經溺死,屍體在水中忽沉忽浮地漂流着。
有些沒死的在吃力地遊着,都疲憊不堪,難以支持了。
水上漂浮着許多帳篷、繩索、木闆、武器、盔甲、生活用具等。
有的士兵抓住了漂浮物,希望延緩一下死亡的時間,但又有多大作用呢?也有一部分将吏和士兵坐着船隻漂流,遇到關羽的水軍時,有的馬上投降,有的經過一場惡戰後被俘或被殺死在船上,有的船被掀翻,人就被大水吞沒了。
于禁見此情景,怅然若失地對諸将說:“我追随魏王三十多年,身經千百戰,從未遇到過這種挫折,此乃天意也!“關羽率上千名士卒分乘幾隻大船向土丘劃過來,關羽影影綽綽地認出了于禁,命士卒們高聲喊話,要他們投降。
但對方并沒有什麼反應。
當大船向土丘靠近時,于禁命将士們射箭抵抗。
關羽也命士卒向土丘上射箭。
對射了不到半個時辰,魏軍的箭放完了,将士有不少人中箭,土丘上陳屍狼籍。
于禁走投無路,隻好命人喊話,表示要投降。
大船靠近了土丘,于禁和幸存的100多名将士涉水上船,大家都把武器、佩刀等投到船上。
關羽讓于禁進了主艙,請他坐下,對他說:“于公深明大義,迷途知返,乃我主公漢中王之洪福也。
今後輔佐主公興複漢室,關某願與公共勉之。
”
于禁羞愧難當,低頭不語,良久,才用顫抖的聲音說:“此乃天災,非戰之罪也。
”
關羽聽他的口氣頗有不服之意,立刻勃然大怒,命人把他送到後方囚禁起來。
一名軍吏進艙來報告:“前面的大堤上有一股敵軍!”
關羽急忙傳令:把幾隻大船劃過去。
稍稍靠近之後,關羽出艙觀看,模模糊糊地看到有一面“龐”字大旗,旗下有一将領,料定就是龐德。
關羽哈哈大笑說:“他不是發誓要殺了我嗎?今天可算是狹路相逢了。
”
關羽的幾隻大船靠近了大堤,他命士兵在船上向堤上射箭,龐德披甲執弓,毫不示弱,和手下的将士們也向大船上射箭。
龐德箭不虛發,船上關羽的士兵有不少人應聲而倒。
但衆寡難敵,形勢萬分危急。
将軍董衡,董超等對龐德說:“我們兵力單薄,關羽的大船咄咄逼人,四面都是大水,已經無路可退。
當今之計,隻好向關羽投降了。
”
龐德一聽這話,直氣得臉色發青,胡須顫抖,大聲地喝道:“我們身受國恩,自當血戰到底,為國捐軀,豈能向敵人屈膝投降?你們口出此言,擾亂了軍心,豈能容得!”
說着,便命手下人立刻把他二人斬了。
從上午力戰到中午,龐德等人的箭快要射光了,關羽進攻得更急了。
關羽見敵人已經難以招架,射出的箭也稀疏了,便命士兵下船上堤,雙方短兵相接,厮殺起來。
龐德使出全身的氣力,圓瞪雙眼,奮力搏殺,殺死了不少敵人,而自己手下的将土也大部分卧在血泊之中。
他對督将成何說:“我聽說,良将不能怕死而苟免,烈士不能毀節以求生,今天就是我為國捐軀的日子到了!”說着,更加憤怒和豪邁,大有氣吞山河之勢,和敵人進行了殊死的拼搏。
這時水勢愈漲愈高,堤壩也快要淹沒了。
關羽的士兵紛紛上船避水,龐德手下的餘兵也紛紛投降,相繼上了關羽的大船。
龐德和麾下的将領一人,伍長二人,乘上了小船。
他們的箭囊中還有幾隻箭,便在船上彎弓搭箭,防備着敵人,打算乘船逃回樊城曹仁營中。
但因為水勢太猛,小船被巨浪掀翻了,龐德等人都落了水。
龐德抱住小船,在水中漂浮着,掙紮着,終于被幾名水性很好的關羽的士兵跳下水去把他俘獲了。
龐德被捆綁着拖上關羽的大船,押進了主艙。
見了關羽立而不跪,氣昂昂地立在那裡,身上濕得像落湯雞一樣。
關羽喝道:“降虜為何不跪?”
龐德厲聲地回答說:“龐某上跪天子和魏王,下跪父母,豈能跪你!你說我是降虜,可我不是,不過是被虜而已,何曾向你投降!當年你在下邳戰敗,投降了魏王,那才真的是降虜呢!”
關羽被人揭了傷疤,立刻羞怒交加地喝道:“住口!”既而又理智起來,擺了擺手說:“不必說了,大丈夫能伸能屈嘛!”
說着下位為龐德解縛,指着旁邊一個座位說:“來,請